您的位置: 首页 > 便民百科 >

cmu的cs有哪些项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1 07:36:39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学院(CIT)提供了多个硕士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网络信息处理、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安全、数据库、高性能计算、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软件工程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项目:

计算机科学硕士(MSCS)

旨在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高级研究能力。

项目完全由课程组成,没有科研任务。

适合有一定科学、工程或数学背景的学生。

计算数据科学硕士(MCDS)

结合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培养数据库、分布式计算、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硕士(如Master of Scienc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Management, AIM)

专注于人工智能系统管理,获得STEM认证。

机器人硕士(如Robotics)

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人机交互硕士(如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HCI)

专注于人机交互领域,培养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人才。

软件工程硕士(如Software Engineering)

侧重于实际应用与技术管理,适合有实际开发经验的学生。

信息系统管理硕士(如Maste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专注于信息系统管理,适合希望在技术应用和管理领域发展的学生。

计算生物学硕士(如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 MSCB)

结合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

自动化科学硕士(如Master of Science in Automated Science, MSAS)

提供机器人实验室设备的原理和实际使用的培训,用于构建生物学和医学预测模型。

这些项目中的某些,如MSCS和MCDS,录取难度较高,竞争激烈,适合具备较强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的申请者。其他项目则可能更适合具有特定技术背景或对特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

相关文章

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外骨骼黑科技让护工秒变超人

在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一位护工穿戴上腰部外骨骼,轻而易举地将患脑瘫的老人抬上病床。设备自重3.5kg,穿脱仅需要20秒至30秒。背上它,宛如给人体注入“超能力”——提重物助力30公斤,综合减负60%以上。类似功能的外骨骼,在工业领域已成熟应用,但进入社区还不到一年时间。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护工使用
2025-04-06 15:29:00

中国教育报: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关于“技术能否取代教师”,讨论由来已久。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这一话题已经升级翻红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为社会各界所热议。事实上,回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认识教育本质和师者内涵。如果将理解教育仍困于知识学习,将教师
2025-04-06 11:35:00

港股“上新”持续升温!境外投资机构缘何对港股态度积极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又有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涵盖有色金属、消费等行业。这也使得,一季度在港新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6家,同比增长33%。从行业分布看,消费、新能源汽车、医
2025-04-04 09:05:00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青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4月3日5版新华社青岛4月1日电(记者 张武岳)在位于山东青岛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语言类大模型“欧拉”: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未接入互联网的状态下,该大模型就可以进行与DeepSeek、ChatGPT等相似的“思考”过
2025-04-03 14:35:00

创新推出“算力券”机制,长沙经开区赋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人工智能产业、开源技术、机器人三个领域提出10项具体举措,通过一系列奖补措施,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开区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响应湖南省关
2025-04-02 22:42:00

人工智能新模型可精准预测雷击引发野火风险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3月31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联合多所高校,研发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可高精度预判雷击可能引发野火的时间和地点,整体准确率超过90%。相关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新华社)
2025-04-01 17:4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