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爬山也能开“外挂”了——登山助力机器人改写登山体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21:34:00    

春天是登高赏景的好时节,很多朋友想在春天体验爬山的乐趣,但又担心体力不支,往往“望山兴叹”。

最近,黄山、泰山等景区公开试用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登山外骨骼、智能髌骨带、登山杖等,让游客解锁了轻松登山新体验。据介绍,登山外骨骼装备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可智能识别行走、上下楼梯等多种人体运动状态,并自动提供助力,续航时间长达6~8小时。

看似简单的金属框架,实则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

黄山景区游客试用登山外骨骼产品

仿生关节:模仿人体膝关节铰链结构,通过力矩传感器实时感知发力角度,在抬腿瞬间提供精准助力,让游客轻松应对登山时的发力需求。

智能驱动:采用微型电机与气动肌肉组合方案,使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重量轻巧,却能承担大部分登山负荷,极大减轻游客登山时的体力消耗。

能量循环:在游客下坡时,重力势能可被膝关节阻尼装置回收转化为电能储备,保障了设备长达8小时的续航时间,满足游客登山全程使用。

登山助力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专业领域探索:早期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重新站立,但设备需连接外部电源,成本高昂。

工业场景应用:随着技术发展,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得到应用,如物流企业引入腰部外骨骼,降低工人腰椎损伤率,设备价格也有所下降。

旅游场景突破:如今,得益于柔性传感器和微型电机等技术进步,民用外骨骼价格降低,登山助力机器人让普通游客也能轻松体验。

登山助力机器人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

泰山景区游客试用登山助力机器人

地形识别:借助足底压力传感器结合GPS高程数据,能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台阶高度差,自动调节助力强度,适应泰山不同路段地形。

个性化适配:游客通过手机APP输入体重、步幅等参数,AI算法就能生成最佳助力曲线,避免出现助力失控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舒适。

极端环境测试:泰山昼夜温差大,研发团队经过在不同极端温度环境下测试,验证了设备框架的抗疲劳特性,保障其能在泰山环境稳定运行。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登山助力机器人未来前景广阔,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使设备重量进一步降低,助力效率大幅提升,让游客使用更便捷、更省力;未来有望实现通过脑机接口,如肌电信号更快速、更精准地控制外骨骼,实现人机高度协同;与其他智能设备组成“登山物联网”,实时监测游客身体体征、提供登山路径风险预警等,提升登山安全性和趣味性。

从最初在专业领域应用,到如今成为登山神器,登山助力机器人的发展表明科技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拓展人类体验自然的可能性。这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也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在未来,人机协同将不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文章

江苏扬州:吃早茶逛商场 清明假期首日消费旺

【来源:扬州网_扬州焦点】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记者走访扬州多家茶社了解到,扬州早茶开启“排队模式”,各商业综合体假日休闲方式“更扬州”“更春天”,游客则热衷打卡“眉姐姐同款”,烧烤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本地人假日休闲最爱,餐饮、沐浴等行业人气均很旺。“来扬州,总要吃顿早茶吧”“今天,我上班最直观的感
2025-04-05 12:29:00

人民币兑澳元上涨5.19%,报0.223

来源:智能小浪04月04日消息,人民币兑澳元盘中快速上涨,涨幅5.19%,截止22:50,报0.223。
2025-04-04 23:00:00

清明假日第一天,山东200家重点景区纳客247.3万人次

4月4日,清明节假日第一天。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5:00,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247.3万人次,营业收入1345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2%。当日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截至当日16:0
2025-04-04 21:04:00

当消费遇上AI|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加速:渗透率仍较低,核心瓶颈待破

“今年1~2月,我们在全球几个销售区域的机器人订单增长明显,部分地区同比(去年1至2月)增长超过100%。”3月中旬,汇川技术(300124.SZ)(下称:汇川)机器人产品线总裁陈贵顺在公司总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布局全球多个销售区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大模型的发展以及制
2025-04-04 19:24:00

Meta计划年底推出高端智能眼镜,售价或超千元美元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全球知名科技公司Meta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其智能眼镜系列中的最新高端产品,内部代号为“Hypernova”。据悉,这款眼镜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面世,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卓越的智能穿戴体验。据Meta内部人士透露,“Hypernova”在设计和配置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最引人注目的升级在于
2025-04-04 07:12:00

小米事故警示录:谁是吞噬生命的帮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易思琳 报道“中国智驾的唯一敌人,不是技术进步本身,而是过度宣传和对用户的误导。”小米SU7致死事故发生后,一位车企人士在他的朋友圈写道。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掀起一场全民智驾热潮。有的车企把2025年定义为“全民智驾元年”,要推动“智驾平权”;有的车企发布最新智驾系统,要
2025-04-04 00:1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