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守护搬迁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09:0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2月,《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团队的研究:《促进我国经历扶贫搬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提到,为消除绝对贫困,我国政府在2016年至2020年间,实施了公众自愿参与的扶贫搬迁项目。5年间,新建约3.5万个安置社区,让超960万贫困农村居民离开了恶劣的生活环境,搬到条件和机会更好的地区,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研究认为,经历了搬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优先关注。

既往研究表明,生活环境改变可能会扰乱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学校系统和社交圈子,导致他们在适应新的文化和社交规范方面面临挑战。更换学校后,一些青少年还可能孤独感增加、学业压力增大,并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搬迁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搬迁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应如何守护?一篇论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文章的共同作者们。

搬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

“生活环境改变可能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风险。”陆林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解释说,搬迁对青少年,尤其是第一代搬迁者心理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社交网络的中断。青少年原有的社交圈(如朋友、邻居、亲属)因搬迁被打破,而重建新关系需要时间。这种突然的“社交断层”容易引起孤独感和归属感缺失。尤其是第一代搬迁者,他们在新社区缺乏既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可能因语言、习俗差异面临社交排斥,加剧心理压力。

其次是学校系统与文化适应压力。搬迁后,青少年需适应新的学校环境、教学方式及同辈群体。此外,城乡文化差异(如价值观、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身份认同冲突,部分青少年或因“农村背景”感到自卑。

此外,还有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性。第一代搬迁家庭通常面临经济转型压力(如从务农转向非农就业),父母的适应困难可能间接影响家庭氛围。若父母因生计压力减少对子女的情感支持,青少年的安全感会进一步削弱。

陆林认为,孤独感、身份认同冲突、学业及文化适应压力等问题,可能对搬迁青少年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而搬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可能表现为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社交困难和低自尊等的风险增加。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影响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

搬迁还可能带来跨代际影响,例如家庭互动模式(如情感疏离)可能影响后代心理发展;早期逆境也可能通过生物机制增加后代对压力的敏感性。

解决“有设施缺服务”的难题

《促进我国经历扶贫搬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共同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静来自我国西南山区的一个村庄,高中毕业后,从条件落后的村庄走进首都一流高校的他感受到了心理冲击:“北京是一个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我进入北大就读后,一下子见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让我在适应过程中感受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王静日渐适应,他感到家乡的孩子也需要有人为他们打开通向外界的窗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大二下学期时,王静选修了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刘佳佳副研究员开设的心理团体课,并向刘佳佳表达了希望通过科研的方式,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更具规范化和科学性的心理援助的想法。让他惊喜的是,他的想法当即得到了刘佳佳的支持。

2024年暑期,在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党委及团委的支持下,刘佳佳带着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一行十余人,来到王静的家乡调研。

刘佳佳告诉记者,来到当地后她发现,搬迁到县城的孩子们被安置得很好,他们住进了楼房,居住社区和学校中的各类设施甚至都优于普通社区,入学问题和家长的就业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当地还为社区配备了专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里设有架子鼓、乒乓球台、棋类和图书等。刘佳佳说,这些设施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刘佳佳团队考察了当地的一所学校,这是一所融合了搬迁孩子和本地孩子的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刘佳佳看到,学校里设有一间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老师,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可以预约心理老师在这里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老师是一位在外地求学后返乡报效桑梓的年轻人,具有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背景。心理咨询室里还配备了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老师和学生们都可以取用。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有的。刘佳佳说,例如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目前仍欠缺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设置,当地开设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一项非常领先的举措,希望将来在此基础上组织一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活动,当地的志愿者老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相对不足。

此外,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老师,但却没有开设规范化的心理课程体系,也缺少完整规范的心理教材,而这也是很多学校共有的问题,即各个学校的心理课程大多由心理老师自己设定,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也缺少科学的评估工具对效果进行评价。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为孩子们开设科学有效的心理课,力不从心。

家长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第一支持系统

陆林告诉记者,尽管既往研究对于环境改变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已有论证,但并不能由此认定经历过搬迁的青少年一定会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

“我们没有获得这方面的数据,因此不能想当然地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利用科学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这些孩子进行全面筛查,并定期随访,记录他们心理变化的轨迹,才能了解这些孩子是否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抑或存在相反的可能性。”刘佳佳补充说,“发表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方面是向国际社会介绍扶贫的壮举,以及相关部门在此过程中为维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作出的努力;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的资源,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团队也愿意持续提供科学的指导,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帮助更多孩子。”

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目前经历易地搬迁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因此普遍存在家庭支持系统缺失的问题。

陆林告诉记者,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第一支持系统,他们的情感支持、沟通方式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行为表现。然而,当前一些搬迁家庭因自身面临经济转型与文化适应挑战,同时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资源,未能充分关注子女在搬迁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其他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支持,甚至因代际冲突加剧了这一群体的孤独感。

然而,对于安置社区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家长来说,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此,刘佳佳建议,当地政府与社区可合作开展“家长赋能计划”,例如定期举办亲子沟通工作坊,教授家长使用正确的沟通技巧,识别心理症状风险信号。同时,可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工具包”,包含适应期常见问题应对指南、本地资源导航手册及紧急联络渠道,帮助家长在有限资源下构建支持性家庭环境。

经过近一年的前期调研筹备,2024年7月,“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正式在王静的家乡落地。刘佳佳说,团队将持续思考如何为当地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长期性、有组织的心理支持。

刘佳佳向记者透露,团队计划利用寒暑假,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走访和调研,了解更多情况,对接适合的心理课程资源,为当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同样的成长机会和心理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刘佳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29日 03版

相关文章

舞动中华魂 中南民大老师向柬埔寨华侨学校捐赠舞龙道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赵晓玥、张笑语、龙华)近日,柬埔寨贡不省禄山市华侨学校迎来一份承载着中柬友谊的特殊礼物——由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官云申老师捐赠的国际标准九节舞龙道具。这条威风凛凛的“中国龙”穿越2000公里山河,正待唤醒高棉大地上的中华文化基因。在“中柬教育合作框架”的推动
2025-04-03 21:55:00

痛心!因公牺牲!吉林9人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无畏冲锋用生命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的名字值得永远铭记-END-内容来源 | 公安部新闻传媒新媒体编辑 | 徐珊珊内容复审丨王玉玮内容终审 | 赵 宇
2025-04-03 17:07:00

发钱又发时间?携程推出3天“陪娃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4月1日,携程正式启动"陪娃假"福利,面向员工上线开放了每年3天带薪假期——子女陪护假的申请,为家有18周岁及以下子女的员工,创造更多家庭陪伴的时间,据悉该政策将惠及全球超万名员工。这也是继2023年携程推出总投入约10亿元的“程二代程长礼金”后,再次面向全球员工
2025-04-03 13:43:00

“行走的思政课”三十载初心不改 固原2300多名学生徒步百里祭英烈

4月3日凌晨4时50分,“出征”的号角打破六盘山的寂静,来自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等学校的2300多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徒步赴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往返108里的征程,自1995年始,至今已坚持了30年,共有3万多名学生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挑战极限中磨
2025-04-03 11:28:00

孤独症男生因“颜值”走红,被质疑要直播带货?妈妈回应……

来源:中国青年报 4月2日,话题#孤独症男孩因高颜值走红妈妈发声#登上微博热搜第一。2日晚,当事人小岱妈妈通过微博@糊糊和小岱 发文:“近期也跟很多伙伴做了许多关于孤独症的内容。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到这个群体,让这个群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包容。”小岱全名李岱沣,在3岁时被检查出患有孤独症,妈妈胡女
2025-04-03 10:09:00

郑东新区开展“全真模拟”消防大课堂

中原网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马莉倩)为切实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校园火灾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郑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行动,深入辖区多所学校开展系列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且实用的消防安全实践课。日前,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内,一阵急促的警报
2025-04-03 08:1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