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看大学广泛开AI课?梅兵代表谈思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5 00:03:00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2月28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园。事实上,来自这所大学的全国人大代表梅兵曾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都围绕“教育家精神”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议,这形成了一种颇为生动的映照。

“看到前两年提出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行动回应,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一些工作,很受鼓舞,也很振奋。”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说。

2025年是梅兵履职的第三个年头。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梅兵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高校正在积极拥抱AI科技,华东师大AI相关系列课程开设数量已达200余门,以AI推动传统学科转型。“也要保持审慎批判的态度,发现问题、警惕风险”。

今年,她带来的建议主要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等。她通过调研发现,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因此要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并建议利用年轻一代家长熟练应用智能工具等数字化平台的特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此外,通过加强对教育数字化应用效果的科学合理评估,确保数字化手段能够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华东师范大学 供图


梅兵表示,要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仍需持续加强学习,把人大代表的职能职责、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重要决策部署的精神和要求领会透、把握准,其次还要练好调研这个基本功,把基层一线的关心关切、实际情况等“摸清楚”,把真问题、急问题“找出来”,如此才能把建议提准提实。

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人才

2025年开年至今,DeepSeek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多所高校都宣布接入了DeepSeek,但与此同时,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写论文等现象已越发普遍。如何让学生利用而非滥用人工智能,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无论是从外部环境形成的压力看,还是从内生发展的动力看,高校积极拥抱AI科技,并以此推动学校更好发展是应有之举。”梅兵同时认为,AI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无论是AI科技本身,还是AI应用过程中,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风险,“因此在积极拥抱的同时,也要保持审慎批判的态度,发现问题、警惕风险”。

梅兵介绍,一方面,学校专门成立了智能教育研究院,集聚人工智能、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研究AI应用于教育中的问题风险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学校在倡导师生使用AI科技的同时,也在探索使用规范和规避风险问题。“比如一年前,我校就制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使用指南》,并在部分院系试点应用。我们希望通过积极拥抱、谨慎探索,用其长、补其短、避其险,让AI真正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人才,则是高校思考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梅兵谈到,华东师大提出了AI for Edu的综合改革目标,这几年广泛开设AI相关课程,以AI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加强AI基础学科、核心学科与场景运用学科的建设等。

她举例,包括软件学院在内的多个学院,AI相关系列课程开设数量已达200余门,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应用类课程。在研究方面,AI也在赋能传统科研或者推动研究范式转型,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药理分析和制药工艺改进等,为先进制药走出新路;在人文等传统优势学科方面,例如王锋教授团队探索了将AI引入长篇小说创作。学科建设方面,华东师大建设了智能教育研究院,力争解决智能教育领域中一系列重要问题;成立了空间人工智能学院,推动AI赋能遥感学科转型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也在积极推动AI for Edu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应用。比如,探索建设伴随式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帮助学生在学习和选择过程中探索自身职业志趣,总结优势、提供发展咨询;帮助用人单位快速寻找和匹配适应学生;协同校内外资源参与学生培养,提供学生自学材料,便捷事务办理,跟踪就业数据支持决策等。

推动人工智能

在家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2025年全国两会上,梅兵要带去的议题,是基于座谈、走访、调研形成的。“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要关注、可关注的相关问题很多。”梅兵介绍,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代表,2025年她带来的建议主要关于加强家庭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以及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等。

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通过座谈、走访,梅兵等发现,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养而不教或教而不当的偏差;而一些家长发现问题时,可能常感“求助无门”,这背后专业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此外,学校、社区、妇联、民政等部门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充分整合利用,在家校矛盾调解、特殊儿童帮扶等场景中,未形成常态化联动机制。

“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征。”梅兵建议,要立足于此,进一步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此外,家庭教育的加强或需政策性设计和机制保障。她建议,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原则性规定融入相关的法规规章、地方立法,渗透到相关社会规范体系中。

比如,她建议,上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设立家长学校,在各区全覆盖设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探索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15分钟生活圈建设,构建起“市-区-校”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另外,还要激发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基于儿童发展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研究,并为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建立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服务规范化建设和专业化发展方面,梅兵建议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整合资源力量,组建家庭教育研究团队或科研平台,在课程、教材、科研、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提供专业支撑。此外,还需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推动AI赋能家庭教育

“要利用年轻一代家长熟练应用新媒体、智能工具等数字化平台的特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她举例华东师大在这方面的探索,学校自主研发的“知心慧语”家庭教育陪练系统,以学校心理学团队研制的家庭教育48个能力点为依据,通过模拟场景问答、实时评估诊断和指导反馈、推荐课程学习和训练巩固等,帮助家长在互动学习训练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另一方面,华东师大的研究团队曾面向江浙沪部分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专项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还面临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提质增效作用不十分不明显、教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和动力尚显不足、教育数字化的市场既竞相发展也良莠不齐等问题。

“要坚持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梅兵建议,通过加强对教育数字化应用效果的科学合理评估,确保数字化手段能够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发展。此外,她建议通过专项培训和实践指导,提升教师和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人机协同能力。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大免费资源供给,提高优质资源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在教育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则建议实施“建设+运营”相结合的持续投入机制,在数字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合理调整建设投入和运营投入比例。

祝碧晨 设计


本期编辑 邹姗


图片

相关文章

干饭人必看!牛这几个部位,宁愿扔了也别吃!

牛肉高蛋白,低脂肪,是相当优质的高蛋白低脂食材。但是你真的知道牛肉该怎么吃吗?按照“营养高,口感好”的标准,建议吃:牛腱子、牛里脊、牛腿肉、牛霖肉、牛股内肉(黄瓜条)、牛血。按照“营养普通,但确实好吃”的标准,建议少吃:牛上脑、牛胸肉、牛肩肉、牛腩。含有病变淋巴结、甲状腺、肾上腺的牛肉,因为含有病变
2025-04-04 18:23:00

港股“上新”持续升温!境外投资机构缘何对港股态度积极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又有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涵盖有色金属、消费等行业。这也使得,一季度在港新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6家,同比增长33%。从行业分布看,消费、新能源汽车、医
2025-04-04 09:05:00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青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4月3日5版新华社青岛4月1日电(记者 张武岳)在位于山东青岛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语言类大模型“欧拉”: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未接入互联网的状态下,该大模型就可以进行与DeepSeek、ChatGPT等相似的“思考”过
2025-04-03 14:35:00

创新推出“算力券”机制,长沙经开区赋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人工智能产业、开源技术、机器人三个领域提出10项具体举措,通过一系列奖补措施,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开区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响应湖南省关
2025-04-02 22:42:00

人工智能新模型可精准预测雷击引发野火风险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3月31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联合多所高校,研发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可高精度预判雷击可能引发野火的时间和地点,整体准确率超过90%。相关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新华社)
2025-04-01 17:41:00

为创新链产业链建起“超链接”

人民日报 只有坚持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各国互利共赢,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中关村论坛智能体”、无感通行参会、百余台智能机器人担任“智愿者”……在刚刚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科技办会”成为亮点。与会各国嘉宾置身各类
2025-04-01 09:4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