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省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的建议》,就实现各类飞行活动融合共享飞行、进一步明晰低空监管职责、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细致建议。
低空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来,全国多地加快布局,千米之下的空域蕴含着万亿级别市场。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低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12项“全国第一”的突破性改革成果,但仍然存在空域利用率不高、监管平台仍需完善等问题,有待加快挖掘潜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
拓展应用场景,融合共享飞行。当前,我省已经实现无人机送快递、应急救援,以及乘飞行器观光旅游等低空经济的简单场景应用,若是能妥善解决空域管理、通信监控等方面难题,实现各类飞行活动融合共享飞行,就能显著提升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到那时,城市间的通勤模式将迎来新变革,进而催生更多创新应用,游客乘飞行器游览美景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加大研发力度,破解技术短板制约。除了需要政策资金层面的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也面临技术掣肘,比如高性能轻量化材料、高续航电池、精准感知等技术尚待突破。我省应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加大对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支持力度,鼓励本土企业在智能无人机、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目前,我省已经成立湖南低空经济集团,由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知名专家李泽湘教授及其团队领衔的湘江科技创新院项目即将落户长沙,研发前景看好。
健全管理机制,筑牢低空经济安全防线。近年来,多地发生“黑飞”闯禁,有的影响机场正常航班起降,有的造成电力线路跳闸,影响可谓恶劣。事实上,发展低空经济既要做到“放得活”又要兼顾“管得住”,须统筹好各类飞行器交通管理及相关执法工作。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低空经济积极建言献策,对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形态予以高度关注。我们相信,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湖南一定能够在全国低空经济版图中乘势而上、占据重要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