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防止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当罚不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6 00:14:00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过去一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防止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当罚不罚?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行政检察做了哪些工作?办理传统行政诉讼“民告官”案件,取得了哪些成效?面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行政检察又是如何解决的?

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最高检供图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专访了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针对上述问题,张相军一一作了解答。其表示,2025年,对行政检察工作来说,是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行政检察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之年。下一步,最高检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规范化试点,深化重点领域行刑衔接,形成执法司法合力。

张相军还提到,2025年将重点加大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的监督力度,推动减少“小过重罚”“以罚代管”等问题。持续做实护航民生民利,围绕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聚焦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以及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大监督办案力度。

将深化重点领域行刑衔接


澎湃新闻:过去一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防止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当罚不罚?

张相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最高检高度重视行刑双向衔接工作,一方面,在2023年制定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11条意见,优化调整内部分工的基础上,2024年依法规范推进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印发《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严格把握“可处罚性”原则,不断提高检察意见精准性,切实做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

另一方面,加强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在重点领域的衔接配合,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证券期货相关案件线索移送和证据收集;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完善涉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行刑衔接机制;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构建有机衔接、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会同国家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建立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协调联动、行刑衔接机制,行刑双向衔接更加顺畅。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700余件,防止以罚代刑;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14.5万人,防止当罚不罚。

下一步,最高检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规范化试点,深化重点领域行刑衔接,形成执法司法合力,共同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

以“硬举措”提供“真关怀”


澎湃新闻: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备受关注,针对此类案件,行政检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相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最高检部署开展有关专项行动,将市场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作为行政检察履职重点领域,通过挂牌督办重大案件、推广大数据监督模型、编发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指导,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5万余件,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以监督办案的“硬举措”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真关怀”。

一是加强涉企行政诉讼和执行监督,依法平等保护产权。通过依法监督涉企征收征用补偿、赔偿案件,保护财产权益。如,天津、广西、重庆、甘肃等地检察机关针对行政裁判认定的补偿、赔偿方式、项目、标准错误,导致企业补偿、赔偿金额受损失等问题,依法提出监督意见,保障企业征收补偿(赔偿)权。

二是加大对“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涉企监管执法问题的监督,落实“过罚相当”原则。最高检以“涉企行政处罚检察监督”为主题发布曾某诉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市场监管局、某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罚检察监督案等一批典型案例,指导在部门法最低处罚明显与违法情节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准确适用行政处罚法中相关规定予以校准。

三是协力解决企业在社会信用领域面临的难点问题。指导安徽、广东等地检察机关针对“新官不理旧账”失信违约行为,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开展行政机关失信违约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推动守信践诺。如安徽省检察机关与省政府联合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察监督,实现千余条线索全流程可视化监督,摸排相关问题线索1600多条,依法制发检察建议150余件,督促兑现资金3.9亿余元。

行政诉讼监督

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心


澎湃新闻:“民告官”案件属于传统的行政诉讼案件,针对此类案件过去一年检察机关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张相军:进入检察环节的“民告官”案件,也就是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是行政诉讼监督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当事人不服法院行政生效裁判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案件明显增加。过去一年,检察机关落实最高检党组和应勇检察长关于“行政检察以诉讼监督为重心”的要求,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部署开展“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攻坚行动”,发挥市级以上检察院办案主力军作用,着力解决不敢、不力问题,强化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工作。

二是以“加大生效行政裁判监督”为主题发布第五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印发《行政赔偿诉讼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加强案例指导,促进提升监督质效。

三是加强案件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建立办案质效分析通报工作机制,开展案件检查评查,狠抓繁简分流、调查核实、公开听证、案例检索、智慧借助、技术支持、备案审查、跟踪问效以及监督意见未采纳案件逐案分析等制度落实,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履职。

四是建设全国行政检察监督法律文书库,收录2019年以来获再审改判案件的抗诉书、再审检察建议书、法院改判判决书或裁定书,为办案检察官提供学习资料和办案参考,帮助办案检察官找准案件监督点。

五是会同最高法印发《关于规范办理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范和强化再审检察建议同级监督作用,促进法检协作配合;对两高建立的行政诉讼和执行案件卷宗调阅副卷制度实施情况开展评估。

2024年,最高检带头办案,向最高法提出抗诉30余件,对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需要当面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意见的6件案件开展公开听证。全国检察机关针对生效行政裁判监督提出监督意见600余件,在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过程中,同步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4500余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500余件。

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澎湃新闻:2024年办理相关涉民生保障行政检察监督案件,检察机关取得了哪些成果?针对老百姓急难愁盼,行政检察是如何解决的?

张相军: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聚焦工伤、社保、欠薪、住房、养老、环保等民生热点,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办理涉民生保障行政检察案件11万余件,切实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一是助力解决欠薪问题。最高检会同全国总工会印发“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助力根治欠薪”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携手做好根治欠薪工作。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加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等,助力挽回薪资1.6亿余元。云南大理州检察院办理一申请监督案中,依法督促某县人社局履职,促使某公司支付农民工修建高速公路工资1100万元。

二是加强工伤类行政诉讼监督。最高检发布工伤认定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和工伤待遇先行支付行政诉讼执行监督典型案例,引领地方检察机关加强对受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工伤保险资格认定、工伤保险金给付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560余件。

三是聚焦住房领域行政争议,加强行政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围绕房屋所有权登记、房屋征收拆迁程序不当、安置补偿等事关群众住房利益等问题,依法监督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和裁判,推动住房领域规范化,确保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最高检去年发布住房领域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指导性案例2个,与最高法、司法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不动产登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等领域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座谈会纪要。全国检察机关在办理行政检察案件中向有关单位提出住房领域监督意见2400余件,合力推动实质性化解关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行政争议600余件。

将聚焦行政审判、

行政执法领域深层次问题


澎湃新闻:新的一年,行政检察工作有哪些新的安排?

张相军:2025年,对行政检察工作来说,是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行政检察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之年。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落实党中央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部署,着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重点加大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的监督力度,推动减少“小过重罚”“以罚代管”等问题。坚持行政检察与民同行,持续做实护航民生民利,围绕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聚焦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以及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大监督办案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健全“3+N”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行政检察履职,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严格依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行政诉讼监督为重心,深入推进为期两年的“高质效办好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攻坚行动”,加大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力度。聚焦行政审判、行政执法领域深层次问题,不断提升监督质效。在履行行政诉讼监督职责中依法有序规范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完善重大监督事项办理程序,提高检察建议质量,确保监督不缺位、不越位。依法规范推进行刑反向衔接,落实《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严格把握可处罚性,规范案件办理,进一步促进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深化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工作。

三是完善和落实行政检察高质效履职规范体系,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严格落实最高检党组关于“一取消三不再”、落实“三个管理”决策部署, 加强对行政检察重要业务态势、重点办案领域、重点案件类型的综合分析研判。加强案件检查和评查,建立健全由办案人员自查、办案部门组织核查的案件质量检查机制,逐步做到“每案必检”。

四是深化行政检察改革,推动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积极参与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规范落实上级检察院统一调用辖区检察人员办案制度,优化上下统一、横向协作、总体统筹的一体履职机制,缓解因办案数量“倒三角”带来的上级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推动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图片

相关文章

当消费遇上AI|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应用加速:渗透率仍较低,核心瓶颈待破

“今年1~2月,我们在全球几个销售区域的机器人订单增长明显,部分地区同比(去年1至2月)增长超过100%。”3月中旬,汇川技术(300124.SZ)(下称:汇川)机器人产品线总裁陈贵顺在公司总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布局全球多个销售区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大模型的发展以及制
2025-04-04 19:24:00

综述丨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大规模裁员引质疑

新华社洛杉矶4月3日电 综述|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大规模裁员引质疑新华社记者谭晶晶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本周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预计裁员总数将达1万人,涉及其下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多个核心机构,涵盖公共卫生、药品审批、疫苗管理等诸多关键领域。此举引发员工“抗议潮”及
2025-04-04 13:06:00

大连重拳整治交通运输市场违法违规乱象

4月2日,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部署我市2025年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坚决整治交通运输市场违法违规乱象,持续组织开展两客一危、港口水运、公路路政、工程质监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
2025-04-04 07:14:00

槐荫区:“楼宇槐小花”推动企业办事“不出楼”

为进一步优化“楼宇经济”服务效能,深化“宜商槐荫”政务服务品牌,4月1日,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第二期“楼宇槐小花”业务培训会,聚焦两街道重点园区楼宇打造专业化的“楼宇槐小花”。推动楼宇服务从“线下跑”向“线上办”升级,让企业办事“足不出楼”即可享受高效服务。本期培训在首期5个试点楼宇基础上,将服
2025-04-03 10:44:00

创新推出“算力券”机制,长沙经开区赋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人工智能产业、开源技术、机器人三个领域提出10项具体举措,通过一系列奖补措施,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开区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响应湖南省关
2025-04-02 22:42:00

国家发改委:严打信用修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表示,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谎称能够“提前修复”大肆敛财。在此我要强调一下,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下一步,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信用修复领
2025-04-02 16:2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