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亲"政商关系成为政府与民营企业互动的关键词。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对过去政商关系异化的纠偏,也是新时代构建健康政商生态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如何将"清亲"二字落到实处,仍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和担当。
"清"是底线,是政商交往的基本原则。政府官员要守住廉洁底线,杜绝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这是构建健康政商关系的前提。但"清"不是"疏",更不是"躲"。一些地方出现的"谈商色变"现象,实质上是懒政怠政的表现。公务员"上岸"后"躺平",对民营企业敬而远之,这不仅违背了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更是对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清而不亲,是为懒政;亲而不清,是为腐败。"政商关系的本质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对立与疏离的关系。
杭州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从"最多跑一次"到"亲清在线",从"城市大脑"到"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始终以主动服务的姿态,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这种"亲"不是无原则的亲近,而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真诚服务。"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杭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商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各地政府应当学习这种主动作为的精神,将"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新时代呼唤新型政商关系。政府公务员要"卷"起来,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这种"卷"不是形式主义的折腾,而是要以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从政策解读到项目对接,从融资支持到人才引进,政府应当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卷"出服务新高度,才能赢得企业真口碑。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政府既守住"清"的底线,又体现"亲"的温度,更要有"为"的担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清"是底线,"亲"是态度,"为"是担当,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公务员都应当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清亲有为"的政商关系新内涵。政商关系清如水,发展活力涌如潮。让我们以"清亲有为"的姿态,共同谱写新时代政商关系的新篇章。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