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阿蒙森海开“捕鱼盲盒”是什么体验?南极科考日记上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0:46:00    

近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

这期间,科考队员们开展了众多的作业项目。除了观测冰间湖,在南极海域,还有各种鱼类,南极科考队有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就是“捕鱼”。

在考察队的作业项目中,有一项叫作“中层鱼”拖网。中层鱼一般位于200到两三千米水深的区域,这个区域也被称为“黄昏”,在这个水层中有很多大型浮游动物和灯笼鱼等等,它们既是大型鱼类的饵料,又是其他浮游动物的捕食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田永军介绍,侧纹南极鱼是南极海域最典型,也最有代表性的中层鱼类之一,它主要吃磷虾等浮游动物,所以磷虾多的地方,鱼也比较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体看,在阿蒙森海作业期间,平均每个中层渔网能拖上来超过50条鱼,主要包括侧纹南极鱼,靠近外海的小齿圆罩鱼、南极深海鲑等。

和垂直网、中层鱼拖网比起来,底栖拖网不亚于“开盲盒”。这次在阿蒙森海海域,初步鉴定出超过60种大型底栖动物,棘皮动物的海参类和蛇尾类物种多样性较高。那么,底栖拖网怎么操作呢?从网具上来看,底栖拖网显得更为沉重,它是要让网具沉到海底,由船拖行一段时间来获取样品。像这次的收获可以说是相当喜人。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牟剑锋说,这一次底栖拖网是在500米海深的地方作业,海底比较平坦,拖网拖上来不少的淤泥和石头,生物夹杂在其中。尽管冲洗就要1个多小时,但是逐渐清洗干净后,形形色色的海底动物让人眼花缭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晚自修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在教室外陪伴!

【来源:杭州网】家长:看到这些身影,还是很感动的前天,一位网友在橙柿互动橙友圈发帖,晒出了一张图,说:“初三最后阶段,所有老师全员陪伴,看到这一排身影,还是很感动的!”教室外面坐着一排老师,每人一张课桌,旁边围着手拿作业的同学。从老师和学生穿的校服来看,像是来自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杭
2025-04-03 14:37:00

多部门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等3个领域专项整治

今天(4月3日)上午,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行动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专项整治相关情况。在发布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了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池、充电器、电气安全等4项强制性国家
2025-04-03 12:21:00

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该研究成果于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这种体长仅
2025-04-03 09:30:00

纪太旺:十年坚守,打造动物疫病防控“健康防线”

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守初心,埋头耕耘,恪守“从动物源头阻断疫病传播,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健康防线’”的理念和铮铮誓言,守护人与动物健康。他就是兰州市红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主任纪太旺。1987年出生于河南省鹤壁市的纪太旺,先后在河南科技学院攻读动物医学本科,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攻读预防兽医学专
2025-04-02 13:12:00

为高原铁路信号电缆做“沉降手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孙志斌3月29日零时许,青海西宁地区寒风袭人,气温降至冰点,但位于西宁市的青藏铁路小桥站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站场人影绰绰,道道头灯光束刺破夜幕,铁锹与道砟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在4号岔区,西宁电务段西宁信号中修车间的职工们正在进行一场电缆沉降“手术”——将深埋
2025-04-01 19:42:00

来自4.8亿年前 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层孔海绵是奥陶纪-泥盆纪(古生代)标志性的浅海造礁动物之一,在礁构建中的作用、生态地位和地理分布上类似于现代珊瑚。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距今4.6亿年前),层孔海绵几乎同时融入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的全球礁生态系统。因为受到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海洋生物多样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礁生态
2025-04-01 07: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