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举行“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走上通道,讲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来商量”的故事。她表示,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民生的难题,希望让大家成为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盛弘来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我在社区已经工作了十四年,作为一位人大代表,就是要为国家建言献策,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点点滴滴的履职工作中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盛弘每天都会走在社区里,看看公共区域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听听居民对社区服务、小区管理的所思所盼,大伙一起出主意。
她分享了一个“开门”的故事。一次走访的过程中,有居民问盛弘“能不能在市民公园旁边的绿道两侧开两扇门?前往地铁站到古北市民中心、党群服务站就更加方便,不用绕行了。”对于这个建议,相应小区内开展了民主征询,获得全票通过。长宁区的绿化市容局、街道管理办、社工办以及第三方的设计公司一起参与商量方案。经过多轮讨论,最终确定拆除围墙,设置人行通道。“大家别看这只是拆除了一个小小的围墙,其实却回应了老百姓最真切的需求。”盛弘说。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一面墙上,有一幅广为人知的手绘画卷:一头是虹桥街道,一头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画的主题:“架起彩虹桥,开启直通车”,正是社区居民心中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和作用。
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成立于2015年7月。2016年,古北市民中心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高大上”的立法工作在这里并不“神秘”,普通老百姓的意见也能推动法条的确立。“至今我们已经听取了103部法律草案和55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民意征集。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们参与的热情是越来越高了,我们倾听意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不仅是在社区,还走进了楼宇街区和校园等。”
盛弘希望可以把更多老百姓的“金点子”化为民生实事的“金果子”。在长宁区虹桥街道,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生活于此。盛弘曾接待十一国拉美高端智库代表团,有外国朋友看到人大代表之家的墙上有她的照片,感慨道“原来中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在社区里工作!”
盛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办好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件小事、实事中,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