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聚焦“数字人文合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20:3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缪璐)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29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走进数智时代 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吸引了近70位两岸专家学者、台商台青台生代表参加,他们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两岸精神家园构建等议题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清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核,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基因,两岸应以文化共鸣促进心灵相通。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会长顾祖华表示,文化是沉淀在两岸同胞血液里的相同基因,唤醒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流。

3月29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作为沪台交流的品牌项目之一,首次将清明文化研讨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深度结合,为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李海泳表示,本届论坛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将清明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数智技术巧妙结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和探索的平台。

两岸青年代表就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记忆书写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进行了讨论,呼吁加强两岸数字人文合作。在大陆从事文化产业的台湾青年表示,两岸交流合作的持续深化,使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上获益匪浅,同时也让他们得以把握大陆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机遇。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指出,从大历史的维度来看待两岸关系,文化连结是割不断的,中华文化既是两岸的根脉,也是两岸的未来。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骁东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长期积累起来的成果,两岸人民都不会容忍民进党当局的肆意破坏,今天两岸嘉宾通过文化交流,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完)

相关文章

清明踏青:穿越时光的芳菲之约

作者:段珂妍清明,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杜牧笔下“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伤,与王维诗中“新火起新烟”的新生之意相互交织,构成了清明独特的文化叙事。“清明”之名,源自《岁时百问》中“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描述,它不仅反映了
2025-04-05 08:08:00

清明假日第一天,山东200家重点景区纳客247.3万人次

4月4日,清明节假日第一天。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5:00,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247.3万人次,营业收入1345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2%。当日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截至当日16:0
2025-04-04 21:04:00

今日清明丨追思踏青正当时

清明,是牧童的笛,田野的花,归乡的路。是怀化大地永不褪色的红,与永不停息的绿。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我们踏上清明的旅程,怀揣着对先辈的思念,与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清明雨细,山岚轻绕,春日的怀化,在稻香中缓缓苏醒。今日清明,我们一起在怀化的春风里寄托哀思,在绿意中找寻新生,让过去、现在与未来在
2025-04-04 20:41:00

清明假期,中山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祭祀用火频繁,森林火灾隐患显著增大。为切实做好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4月4日,中山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下称“中山市森防办”)正式开展清明巡山防火系列活动。中山市森防办围绕重点坟地密集地段进行巡护。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早上10点,随着螺旋桨的轰鸣,直升机从港口镇盘旋而
2025-04-04 19:04:00

清明赏花,元大都海棠花溪醉游人

清明时节,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海棠花溪迎来了踏青赏花的高峰。游船上的游人观赏着两岸的美景,尽享这诗情画意的春色。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温红征
2025-04-04 14:03:00

二十四节气·怀景怀乡怀味丨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天20时4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风轻雨润万物生长,清净明洁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气象“清明”由此得名“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一片春耕景象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进入拔节期黄淮以南的油菜花已经盛开北方的旱地作物
2025-04-04 08: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