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购低价“银筷子”,“一眼假”现象普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5 16:15:00    

近期,网络平台上出现大量号称“纯银筷子”“抗菌银筷”的产品,价格每双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这些打着“纯银”旗号宣传的银筷子,真的是纯银产品吗?

3月15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3·15案例发布暨新业态新模式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讨会,会上发布了《网络低价“银筷子”消费体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网购平台低价“纯银”筷子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宣称商品为“纯银”制品,但“一眼假”成为普遍现象,实际工艺、材质标注混乱,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宣称“纯银”制品,实际工艺、材质标注混乱

本次体验调查中,体验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随机通过多个平台购买各种宣传“纯银”的低价筷子,共计24个体验样本,每件单价在3.98元至95.48元之间不等。

体验调查发现,本次随机选取的24个体验调查样本,全部在商品标题或宣传图片上标注了“纯银”字样。其中,有22个样品在商品标题上标注了“纯银”,有18个样品在宣传图片上标注了“纯银”;只有7个样本标注了商品为镀银产品,有12个样本标注了商品为其他材质。此外,有10个样本收货时还发现商品夹带了疑似仿冒“证书”,有2个样本为其虚假宣传行为设置了免责声明。

针对本次体验调查涉及的23家低价销售银筷子商家,体验人员以商家明知不是纯银材质而故意宣传“纯银”产品,主张商家构成消费欺诈,要求商家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其中只有1家店铺同意“退一赔三”。在另外22家店铺中,有11家店铺客服根本不回复消息;有8家店铺找各种理由推托,不明确回复是否“退一赔三”;有2家店铺明确拒绝承担“退一赔三”责任;还有1家店铺一直不发货。

调查发现,网购平台低价“纯银”筷子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宣称商品为“纯银”制品,但实际工艺、材质标注混乱,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在本次调查的24个样本中,均使用了“纯银”“足银”“雪花银”等宣传用语,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部分商家宣传“配证书”实为发送仿照证书纹样印刷的普通小卡片;个别商家设置免责声明,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规定,涉嫌为不公平格式条款。

贵金属产品应推行“一物一证”销售模式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调查结果说明,网络低价“银筷子”“一眼假”现象普遍,消费者遇到消费欺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时,绝大多数商家不执行“退一赔三”的规定。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建议平台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杜绝虚假宣传和以次充好。销售银制品时,应在产品详情页面显著位置公示检测证书编号、材质成分等关键信息,推行“一物一证”销售模式,加强商品质量保障。主动落实“退一赔三”等有关规定,设置专属客服通道处理消费争议等,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和自身服务水平。

同时,完善平台准入和信息管理机制。平台应对入驻商家加强资质审核和日常管理,运用AI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实时筛查“纯银”“抗菌”等虚假宣传关键词,一经发现立即下架违规商品。同时建立银制品等贵金属产品销售商家黑名单,对累计违规及被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商家采取流量降权、保证金扣罚、店铺评分扣减等措施,构建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生态。

有关部门应对虚假宣传问题较多的商家加大日常检查和抽检力度,依法查处商家违法违规问题,督促平台对违规商家采取下架商品、暂停服务等惩戒措施。

此外,积极开展消费宣传教育,通过案例图解等方式普及“掂重量、观色泽、看钢印、查证书、验平台”等银制品选购技巧。提示消费者购买时要求商家提供载明检测机构、编号的电子证书,通过国家认证委网站等核验检测资质,留存商品详情、直播录屏、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并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等,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文章

“低价票”“退改签”“ETC停用”……清明假期小心7类骗局

清明假期将至,大家在忙于缅怀祭扫、踏青游玩活动时,切莫放松防骗识骗之弦,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份近期电诈案例及提示信息,望大家及时掌握并提升自身防骗能力。虚假票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低价票务信息,吸引受害者注意,并编造有“内部购票渠道”的谎言,让受害者转账购票,收到购票款后消失。典型案例:林
2025-04-03 16:23:00

工信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都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3日电 国家消防救援局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为了让消费者使用更加便利,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都具备脚踏骑
2025-04-03 14:24:00

预包装牛羊肉需加强监管 全国肉类加工相关企业已超22.8万家

近年来,预包装牛羊肉市场发展迅速,但质量问题频发。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所谓“原切”牛羊肉中检出食品添加剂,且部分产品添加剂含量超标。经专业机构检测,部分预包装牛羊肉中确实含有磷酸盐等添加剂,且未按规定在配料表中标注。这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过量摄入添加剂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
2025-04-02 22:43:00

ASC精品酒业回归圣皮尔家族,沈品同将担任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总裁

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今日,ASC精品酒业正式宣布,沈品同(Don St. Pierre Jr.)与徐银燕(Monica Xu St. Pierre)已签署了重新收购 ASC 全部股权的最终协议,交易预计于未来数月内完成。此举标志着ASC作为中国知名的精品葡萄酒进口商,在其发展历程中迈出重要一步,正式
2025-04-02 14:42:00

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化妆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连日来,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各大商场、超市及零售药店,开展化妆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力筑牢“美丽消费”安全防线。本次专项检查聚焦女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母婴用品、美容美发及女性健康等重点领域,重点检查化妆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妇科常用药品。执法人员
2025-04-02 14:37:00

“分期付款”真的划算吗?江苏百瑞赢证券为您深入剖析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分期付款”作为一种灵活的支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无论是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还是进行大额的装修、教育投资,分期付款都能为消费者提供资金上的缓冲,让消费变得更加轻松。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支付方式背后,是否真的如表面般划算呢?江苏百瑞赢证券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进行深入
2025-04-02 11:3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