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个可能让血管破裂的动作,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1 18:50:00    

有调查发现,91%的成年人承认自己会经常挖鼻孔。缓解鼻子痒、清除鼻屎,或者可能只是因为无聊,久而久之,挖鼻孔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

这个很多人常做的动作,却可能需要付出健康代价。


长期挖鼻孔的风险有多大?


近日,陕西咸阳一名男子因长期挖鼻孔,导致鼻腔内动脉血管破裂,最终不得不通过手术进行修复。

该男子的妻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一经历,引发广泛关注。她表示:“本来是想发我老公抠鼻子这个坏习惯,没想到引起大家共鸣,没想到小小一个动作,竟然能把人抠进医院,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挖鼻孔引发严重后果的情况并不少见,此前,就有不少媒体报道过相关新闻:



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安介绍,挖鼻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鼻腔损伤。


鼻腔黏膜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频繁、用力地用手抠挖鼻孔时,这些脆弱的血管很容易受损,可能导致出血,像该男子动脉破裂就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挖鼻孔给细菌入侵提供机会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鼻腔是人体与外界空气接触的第一道防线,鼻腔黏膜具有过滤、湿润和温暖空气的作用。

挖鼻孔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破坏鼻腔黏膜,带来一系列伤害。


污染鼻腔


人们的手指往往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当用手挖鼻孔时,病原体就会被带入鼻腔,破坏鼻腔内的微生态环境,从而引发一系列鼻部疾病,如鼻前庭炎、鼻窦炎等。


伤害呼吸道


鼻前庭皮肤受损后,会损失不少鼻毛,降低其过滤粉尘和病原体的能力,削弱了鼻腔的第一道物理屏障,进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引发肺炎


如果病原体通过挖鼻孔的动作进入鼻腔,并侥幸躲开鼻毛,随着呼吸深入呼吸道,便有可能引发肺炎,尤其是遇上专攻肺部的肺炎链球菌。



一项发表在《欧洲呼吸期刊》的研究曾将40名健康成年人分为4组进行试验,让他们分别用手蘸取带有肺炎链球菌的水或干粉,做出“湿揉”“干揉”“湿挖”和“干挖”的动作,结果显示,“湿揉”“湿挖”组的肺炎风险更高。


感染颅脑


更为严重的是,当挖鼻孔造成鼻腔黏膜破损时,细菌可能会通过破损处进入静脉血管,顺着血液逆流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


可表现为头部胀痛、脖子发硬、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就诊。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频繁挖鼻孔会让鼻孔扩大,鼻子变形,严重者还会导致鼻孔变得不对称(一大一小)、皮肤出现皱纹等,影响颜值。

鼻子的正确清洁方法


日常生活中,很多科学、安全的方法可以清理鼻腔,不建议用手挖鼻孔。


日常清洁


建议日常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起到清洁鼻腔、湿润黏膜的作用,还能帮助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

也可使用专门的鼻腔清洗器,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鼻腔冲洗,更有效地清洁鼻腔深部。


鼻涕、鼻屎


应以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擤鼻涕不要两个鼻孔同时进行。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微用力,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被擤出来,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外一侧。

鼻子里的硬块


如果鼻屎较硬,可以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使其软化,再用棉签清理;也可以涂红霉素软膏等油剂药物进行湿润后再清理。

如果已经因为挖鼻孔出现了一些轻微不适症状,如鼻腔干燥、少量出血等,就要立即停止挖鼻孔的行为,让鼻腔得到充分的休息。


平时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外出佩戴口罩、用热气熏蒸鼻腔、喷涂滋润鼻黏膜的鼻用薄荷油或药膏等措施,也有助于改善鼻腔干燥。如果出血量大或频繁出血,应及时就医。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图片
转发,让家人知道图片

相关文章

蟑螂“上新”?3个蜚蠊新物种被发现,研究人员:存在较高携带病原体的风险

近日,国际动物分类学专业杂志ZooKeys刊发论文,报道中山海关技术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3个蜚蠊新物种-白骨螱蠊Nocticola baiguensis、心形螱蠊Nocticola cordiformis、翅突螱蠊Nocticola appendiculata,一举将中国动物分类鉴定检索表中
2025-03-31 20:32:00

生数科技发布Vidu Q1模型,在多主体细节可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3月29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生数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军发布高可控视频大模型Vidu Q1。Vidu Q1 作为业内首个高可控AI视频大模型,其在多主体细节可控(特别是动作、布局可控)、音效同步可控、画质增强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Vidu Q1支持对场景中多主体的位置、大小、运动轨迹
2025-03-30 13:08:00

生数科技发布高可控视频大模型Vidu Q1:可精准调整所有动作行为

IT之家 3 月 29 日消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生数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军今日发布了高可控视频大模型 Vidu Q1,官方宣称其为业内首个高可控 AI 视频大模型。 IT之家从官方获悉,Vidu Q1 在多主体细节可控(特别是动作、布局可控)、音效同步可控、画质增强等方面均取得显著
2025-03-29 18:02:00

致敬还是模仿?张本智和做樊振东巴黎奥运会相同庆祝动作

2024~2025赛季的日本乒乓球T联赛男团决赛已于3月23日落幕,张本智和在与彩玉选手曾根翔的较量中,恶战5局3-2拿下胜利,而赢球后的他做起了巴黎奥运会上樊振东的庆祝动作。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之战,王楚钦不敌莫雷加德止步三十二强,樊振东又在1/4决赛中险些败给张本智和、一度陷入绝境,好在最终4-3翻
2025-03-24 08:00:00

花粉季来袭!出现这些状况,千万别硬扛→

春季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是外出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节。然而对于一部分居民来说,春天却意味着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以及咳嗽、胸闷等一系列不适的开始,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感冒或其他不适,但实际上这些可能都是花粉惹的祸。花粉过敏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其症状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严重
2025-03-19 09:17:00

聚焦难治性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南医院刘争教授知名专家门诊开诊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3月1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耳鼻喉口腔医院(院中院)首席专家刘争教授知名专家门诊正式开诊,门诊时间为每周一下午。在首日接诊中,饱受鼻腔出血困扰的张女士专程从咸宁赶来武汉:“我在刘教授这里做的手术,效果很好。”据了解,刘争团队在鼻科疾病研究与过敏原靶向治疗领域具有深厚积累,为无数
2025-03-18 23:0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