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在成都,同样激起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2月20日,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暨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部署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60余家成都企业负责人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及审批处、大气处、应急处等相关职能处室“面对面”交谈,现场座无虚席。
“信心”“务实”,是企业在会上感受到的关键词,现场,企业家们有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有的则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提出诉求,而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声音,在现场就得到了回应。

企业诉求:
减少环保数据重复报送、增加政策信息披露渠道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都搭建了相关的信息报送系统,企业填报这些环保领域的系统和平台时,经常需要将同一个数据分别报送到几个平台,工作量大、效率低。”现场,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刚提到,这些平台的填报内容均有相关联之处,“能否在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收集、进行合规披露的前提下,将多个系统整合,或者将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关联,这样既能降低政府在平台上的投入,也能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
面对面坐着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信息重复报送确实是不少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环保领域有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环评管理信息平台、排污许可管理系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系统等,涉及大气、水、排污许可等多个方面。”针对企业提出的信息重复报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报表通’等手段,想办法进行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的填报量。”
对于不少生物医药、化工企业而言,工业固废、危废以及金属废屑的处理问题十分棘手,如何在保证合规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座谈会现场,不少企业都提到了这一“痛点”。
怎样破解?“一方面,我们支持鼓励企业从源头减量,同时也正在规划布局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点位,包括分拣、筛选等,确保能利用的再利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处长杨勇回复,另一方面,去年成都印发了《关于规范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所有的垃圾发电厂,包括水泥厂,只要在原来产能基础上不增加20%的情况下,可以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工业污泥。这也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污泥进行对接处理。”
提前收集好问题清单,预留更多时间给企业“答疑解惑”。记者在现场还看到,除了“面对面”的讨论解答以外,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还建立了“成都生态优园惠企线上会客厅”微信群,“会议结束后,邀请企业加入群聊,有什么问题情况第一时间提出,我们将快速高效解决。”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环评审批“全程网办”“零跑动”
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
“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平台,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环保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诉求也能进一步传递到市生态环境局,为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会后,刘刚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对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处长杜康而言,这样的交流也让他收获颇多。会前,他们针对成都市60余家园区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收集了问题诉求,“现场,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共性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决策部署 高效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我们探索承诺制项目环评‘受理即批复’,推进重点项目环评‘容缺办理’,同时分级分类推动中试项目落地减负提速,今天会上的不少企业都可以通过《政策措施》来解决目前环评遇到的问题。”杜康说。
杜康还提到一个案例。就在两天前,成都市承诺制“受理即批复”获批的首个项目已成功办理——双流区精量电子有限公司投资2540万元生产线扩建项目申请环评审批,在企业申报材料齐全后,当天提交、当天受理、当天批复,实现“全程网办”“零跑动”,减轻了企业经济及时间成本。
建立园区环保首席服务制度,变“园区跑腿”为“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危险废物转运处置“一站式”服务;豁免“工业上楼”项目环评,以四川天府新区凤栖基地为例,预期可为企业节省成本200万-400万元……成都,正激起环保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活水。
“接下来,我们还将坚持‘用户思维’,从环保要素保障、低碳产业转型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天候办’‘不分节假日办’‘全程网办’;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加快推出小切口、大成效、易兑现的微改革、微创新,支持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