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上》李宛妲:演马思艺最大挑战是哭戏特别多丨角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8:49:00    

由徐则臣“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北上》正在爱奇艺热播中,该剧由赵冬苓编剧,姚晓峰任总导演,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为脉络,以大运河文化及时代更迭为背景,描述了个人成长、时代奋斗和邻里人情的故事,旨在展现运河的百年历史变迁,以及三代人对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剧中,李宛妲饰演漂亮倔强、敏感细腻的“花街少女”马思艺,她身世坎坷,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她被送回奶奶家,与谢望和等人成为朋友。日前,李宛妲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对自己而言,演绎马思艺最大的挑战来自,剧中的马思艺每天都很痛苦,哭戏特别多,“弄得我当时也是每天都很难过很伤心。”

李宛妲饰演马思艺。

她像一粒种子还没有扎根,但很坚硬

新京报:最初接触到《北上》这个故事,有什么吸引打动你的地方?

李宛妲:这个角色和当时我的经历有很多共通之处,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有一次,工作人员跟我讲马思艺的角色的时候,是声泪俱下地在讲述的。我当时就在想,这个角色能给人这么强烈的感受和影响,说明她有着很大的魅力,所以我很想去演她。

新京报:在你看来,马思艺这个人物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李宛妲:马思艺虽然看着很柔弱,但是她性格还是很倔强的,她有自己的坚持和思考,她不是一味地随波逐流,她很特别、坚韧。她像一粒种子还没有扎根,但很坚硬。

新京报:你有为这部作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吗?在演绎过程中,自己有为人物设计一些小动作或者细节吗?

李宛妲:有去了解作品的背景、年代这些来为作品做准备。因为马思艺这个人物很敏感很紧绷,她时常都不敢那么无顾忌地开玩笑、不敢跟大华子她们那样去闹着玩,她有她害怕失去的东西,所以肢体上会有一些紧绷、局促的“紧绷感”。

“花街少年”之间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存在

新京报:在塑造马思艺这个角色时,有没有参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或者特定的人物性格特点?你是如何理解剧中“花街少年”们之间的友谊的?

李宛妲:我是从导演的表述形容上和对剧本的步步深入理解上,一起去对马思艺进行解读和剖析的,加上借鉴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来,再综合去感受和表达一个具象化的马思艺。“花街少年”之间一直都是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存在,大家都非常照顾思艺,陪伴着思艺成长,给她很多支持鼓励,在花街大家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思艺和大华子有深厚的姐妹情谊。

新京报:剧中马思艺作为花街“初来乍到”的外来者,与夏凤华、谢望和等自幼长大的伙伴不同。你认为她最初如何打破隔阂融入群体?是否有设计细节来表现她的“小心翼翼”?

李宛妲:应该在小时候,大华子和望和他们给思艺买了新书包,从那开始她就觉得自己和大家一样了,就和大家融入了。很多地方上来体现这种“小心翼翼”的,例如肢体上、行为上和言语上,思艺都不敢和别人一样敢开玩笑,敢去玩闹。她总是肢体上拘谨、紧绷着的,语气上总是有些唯唯诺诺,这些都是专属于马思艺的特点。

新京报:你觉得马思艺与其他角色(如夏凤华、谢望和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如何通过表演来展现这种差异的?

李宛妲:马思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从小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别人都有爸爸妈妈但是她没有,这应该是她最大的不同之处。表演上需要在肢体上、眼神上这些地方多花心思和工夫去表现出思艺的内心世界。

新京报:就性格而言,你和马思艺有相似的地方吗?有特别不像的地方吗?

李宛妲:性格上我们都是善良又富有正义感的。不像的地方应该是我不是“哭包”,不会像思艺那样每天郁郁寡欢或者以泪洗面,我会更加阳光乐观一些。

马思艺内向敏感。

和“花街少年”们都相处得非常开心

新京报:与白鹿的多场“闺蜜对峙戏”中,你们是否约定过某种情绪触发机制(如特定音乐或气味)来快速入戏?

李宛妲:在拍戏前,大家都是各自去自己的空间来调整酝酿情绪的,再次见到的时候就是戏中人的状态了,我是会通过音乐来帮助快速入戏。

新京报:在和“花街少年”们的相处中,和白鹿、欧豪等演员在剧中有很多精彩的对手戏,和其他演员的合作对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感受吗?

李宛妲:白鹿、欧豪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演员,和“花街少年”们都相处得非常开心。另外的话我很享受和剧中“长辈们”一起演戏的过程,跟他们演群像戏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状态里,非常真实自然,每个人都很棒,从他们的表现形式和如何去诠释角色里,能学到很多。

新京报: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哪一场戏是特别难忘的?为什么?

李宛妲:思维发生不幸,思艺回到家里准备走的前一天晚上那场痛哭的戏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太痛苦了,身心全方位的悲痛到极点,简直没办法再去体会那种痛苦了。

马思艺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饰演过的角色

新京报:全剧你最想提醒观众“千万别快进”的细节是什么?

李宛妲:应该是和大华子在天台的那场戏,马思艺跟大华子说让她“永远要平视别人不要仰视别人”、“卑微是一种病”这段话的时候,大家可以不要快进,因为这段话是说给每个人听的,值得每个人去品味和思考。当然从18集到20集都挺动人的,会泪点狂飙的那种,也希望不要快进。

新京报:如果让现在的你对20年前的马思艺说一句话,你会选择剧中哪句台词?为什么?

李宛妲:“卑微是一种病”,这句台词我觉得也同样可以送给思艺。因为她自己说自己不配,又说卑微是一种病,也说明她很矛盾,她有不配得感,这种不配得感来自她的原生家庭,但是她自己还是非常优秀的,她内心深处很想做自己。

新京报:通过饰演马思艺,自己在表演上有哪些新的突破或者收获?在表演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或者瓶颈?

李宛妲:马思艺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饰演过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棒的体验,知道怎么去更好地演好哭戏,如何去共情这类的角色。因为我没拍过电视剧,拍剧对我来说节奏很快,我又不爱看监视器,往往很多时候不确定自己到底表现得怎么样,这场就结束了,就会觉得不知所措。但是我做了很多准备以及对每场戏的了解,就会更好让我完成每次的拍摄工作。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刘越

相关文章

日做15万只不够卖 上海老字号青团把春天包进去

清明吃青团,也是我们上海市民的老传统了,多年来,市民抢购青团的热情只增不减,让青团的“春季顶流美食”地位难以撼动。4月3日下午两点多,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总店。虽然已经时至午后,但店门口依然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顾客摩肩接踵,氛围感一点不减。市民们排起的长队从王家沙店门口开始,一边是排队购
2025-04-04 13:51:00

二十四节气·怀景怀乡怀味丨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天20时4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风轻雨润万物生长,清净明洁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气象“清明”由此得名“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一片春耕景象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进入拔节期黄淮以南的油菜花已经盛开北方的旱地作物
2025-04-04 08:23:00

罗佳:服务租户的“暖心人” 招商攻坚的“实干家”

“眼里有活,心中有责”,是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罗佳最多的评价。作为通州区多源富鑫商贸公司的业务科副科长,为提升租金收缴、店铺招商、信息统计等多方面工作能力,罗佳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充电、积累经验。她说:“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为每个客户服务好。”2020年、2022年,北京市相继发
2025-04-03 18:12:00

“法国受审查最厉害的电影人”伊夫·布瓦塞离世

伊夫·布瓦塞在拍摄现场。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著名导演伊夫·布瓦塞(Yves Boisset)已于3月31日因病离世,享寿86岁。布瓦塞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作品应该是他在1983年拍摄的动作片《冒险的代价》。该片在1985年被译制引进,给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冒险的代价》曾作为译
2025-04-03 15:42:00

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该研究成果于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这种体长仅
2025-04-03 09:30:00

【甘快看】大美甘肃|梦幻临泽 山河万卷 一眼千年

当江南的柔美邂逅北方的雄阔,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境?黑河蜿蜒滋养,丹霞泼彩,峡谷险峻,大漠孤烟,湿地润泽——在河西走廊的秘境临泽,多种地貌交叠成震撼视觉的天然博物馆。穿越七彩峰林,欣赏天鹅掠影,每一帧都是色彩斑斓的油画,这里封存着甘肃的色彩美学,等待你循着驼铃与清波,在光影流转中邂逅诗与远方。
2025-04-01 21:0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