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2024年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全省已建设安全生产类专业救援队伍126支,2025年推进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域水患治理工程、城乡安居工程……3月28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端”上了满满安全感。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4年全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11.4%、22.7%、6.5%,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

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59.3%、66%、36.6%。
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胡明介绍,目前全省已建成“可视化”调度系统,基本实现灾害现场“看得着”“听得见”“喊得到”。
并贯通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初步建成以指挥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窄带无线通信网为依托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坚持科技赋能,我省健全‘多层次’支撑保障体系。”胡明表示,全省已建设安全生产类专业救援队伍126支、自然灾害类214支,区域应急救援基地5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2个、水上工程救援基地1个,配发基层抢险救援装备6.92万套。
同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省建成城市生命线、尾矿库、危化品、油气长输管道、烟花爆竹仓储企业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监测系统,2024年高效响应处置各类预警48.5万余次。
记者获悉,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着力提高“防”的质量。协调推进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域水患治理工程、城乡安居工程。
并聚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化源头管控、设备更新、科技赋能、工程治理,“一行业一策”实施本质安全提升工程。此外深入开展校车、公交车辆、公共场所、厂房火灾、水上交通等专项整治,严防安全生产风险向社会领域延伸。
胡明表示,今年全省也将推进省市县应急指挥部体系和通信系统建设,开展新一轮应急预案修订。并加大航空救援、水域救援、人员搜救、应急通信、工程抢险等先进专业装备配备力度,健全救灾物资快速调拨投送机制,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智能化等急需领域,加快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
公交车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晏少鹤现场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公交企业158家,运营公共汽电车27884辆(其中新能源车辆25075辆),运营线路3982条,总长度92762.5公里。
为进一步推进公交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省交通运输厅持续推进城市客运两类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工作。
自2025年3月4日起,全省开展公交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4月底结束。截止目前,已发现隐患问题418个,已整改完成378个,正在整改的已落实管控措施,督促各地抓紧整改,形成闭环。
今年以来,全省发生厂房、仓库火灾161起,直接财产损失1044万元。“同比火灾起数与去年同期持平,电气故障和违规作业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省消防救援总队(局)副总队长聂磊表示。
记者获悉,针对厂房仓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目前省、市两级已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重点整治六个方面,包括未依法办理消防审查备案手续、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新增火灾风险的;违规分租转租、形成“厂中厂”、“多合一”以及在厂房、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违规使用可燃夹心彩钢板搭建、加层或进行内部分隔的。
此外,还包括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或违规动火作业的;消防通道未保持畅通、消防设施设备未保持完好有效的;电器的使用及其线路的设计、敷设、维保、检测不符合消防管理规定的。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