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个月6只基金清盘,公司回应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56:00    

陈书玉


迷你基清盘加速!

2025年开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清盘潮持续发酵。成立仅6年的“个人系”公募淳厚基金成为风暴中心,截至3月30日,该公司已有6只基金因规模跌破清盘线而终止运作,另有6只产品徘徊在5000万元预警线边缘。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行业清盘基金达291只,2025年前3个月清盘基金已达54只。

三个月6只产品清盘

2025年1月至3月,淳厚基金旗下已有6只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包括淳厚稳嘉债券、淳厚稳悦、淳厚优加回报一年持有期、淳厚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淳厚瑞明债券和淳厚稳丰债券。从产品类型来看,5只为偏债型,1只为混合型。

触发清盘的核心原因均为“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清盘产品中5只为机构定制基金,机构持有比例接近100%,显示出机构资金的集中撤离。例如,淳厚瑞明债券在2024年四季度遭遇机构大额赎回,规模从15.91亿元骤降至24.07万元,最终于2025年2月进入清算程序。

另外,淳厚基金现存20只基金中,有6只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清盘风险仍在继续,包括淳厚稳鑫、淳厚稳宁6个月定开、淳厚益加增强、淳厚利加、淳厚时代优选以及淳厚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这些基金从持有人比例来看,可能同样是在去年4季度遭到机构抛售。

面对清盘危机,淳厚基金自2025年2月起频繁修订基金合同。例如,淳厚益加增强、淳厚时代优选等产品将原合同中的“50个工作日规模不足即终止”调整为“60个工作日”,并新增“基金管理人需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解决方案”的条款。公司表示,将对不同迷你基采取差异化处理,保留“业绩或风格具备竞争力”的产品。

关于旗下基金面临的清盘问题,淳厚基金方面对证券时报回应表示,此次清盘的基金多为机构占比较高且同质化的债券型产品,这一调整源于多重因素:首先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近期受债市表现不佳、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全市场债券基金普遍面临赎回压力,债券基金规模整体有所下降。其次是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主动处理客户结构单一、同质化的产品,解决部分产品过往存在的规模较小问题。最后是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在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须加大力度投入和开发更具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股权问题进展仍需持续关注

关于淳厚基金近期多只基金陷入清盘危机的深层原因,或可追溯至公司近3年的“股权转让纠纷”。

淳厚基金在2018年10月12日获批成立,是一家个人系公募。注册资本1亿元,总部位于上海,股东为6名自然人——邢媛持股31.2%,柳志伟持股26%,李雄厚持股21%,李文忠持股10%,董卫军持股10%,聂日明持股1.8%。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末,淳厚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31.06亿元。

去年以来,淳厚基金因个人股东之前的股权转让纷争,导致公司董事会无法有效召开,从而导致去年基金定期公告中缺少“董事会及董事保证”的重要提示内容,一系列相关事件受到市场持续关注。

2024年9月,上海证监局对淳厚基金开出8张罚单,涉及基金管理人、董事长、总经理及股东。从具体内容来看,披露了淳厚基金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违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以及淳厚基金多位个人股东在决定处分持有的公司股权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淳厚基金第二大股东柳志伟与多人签订淳厚基金股权转让协议并支付股权转让款等违规行为。

2024年12月17日,上海证监局公开披露了9月9日对柳志伟、邢媛、李雄厚、董卫军、贾红波、李银桂等人以“涉嫌违反基金法律法规”的立案告知书。同时,上海证监局明确表态,对拒绝、阻碍监管检查、调查,干扰监管执法的行为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办,严肃处理。

对于股权问题的最新进展,淳厚基金称,目前股权治理事宜正在监管的指导和推动下稳步解决的过程中,有阶段性结果时将及时披露。

迷你基生存战与治理合规性发展问题需引起业内注意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淳厚基金当前的困境折射出公募行业的两大挑战:迷你基清盘常态化以及治理合规性成为发展基石。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迷你基”(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清盘正在加速。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行业清盘基金达291只,2025年前3个月清盘基金已达54只。此外,截至3月30日,有1659只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正面临着“清盘”或“保壳”的难题。

有基金评价人士认为,基金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基金清盘常态化将是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考验。基金公司应该重新审视产品布局战略,对于一些存在意义不大的迷你基金应该尽早清算,在新产品的布局上,应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行有特色、能够长期存续的产品。

此外,合规性治理问题需要引起公募基金,尤其是中小公募的高度关注。股东纠纷、信披违规等问题不仅损害公司声誉,更直接冲击投资者信心。对于中小公募而言,完善治理结构、坚守合规底线,是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路径。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艺文

校对:王朝全

相关文章

IPO鹰眼预警|技源集团上市触发20条风险预警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荐机构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2025年4月4日,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源集团”)拟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行上市。技源集团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001.00万股,拟募集资金为6.03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
2025-04-04 22:30:00

国寿安保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混合(FOF)财报解读:份额骤降43%,净资产缩水30%,净利润939万,管理费降23%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2025年3月29日,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国寿安保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净资产等关键指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在业绩表现、投资策略及费用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2025-04-04 19:40:00

万家瑞丰财报解读:份额骤降80%,净资产缩水88%,净利润亏损144万,管理费降至15.59万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2025年3月29日,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万家瑞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万家瑞丰在2024年面临诸多挑战,基金份额、净资产规模显著下降,净利润亏损,不过管理费也有所降低。这些变化反映了基金在过去一年的运作状况,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2025-04-04 15:00:00

港股“上新”持续升温!境外投资机构缘何对港股态度积极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又有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涵盖有色金属、消费等行业。这也使得,一季度在港新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6家,同比增长33%。从行业分布看,消费、新能源汽车、医
2025-04-04 09:05:00

事关宝宝!4项婴童用品国标出炉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4项婴童用品国家标准,涉及婴童用品标识设计、游泳运动配套用品、感统训练产品、如厕器具领域,为婴童用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婴童用品标识设计更清晰《婴童用品 标识设计及应用指南》国家标准提出“三级图形标识体系”,通过标志性图形、信息引导符和具体内容符的分层设计,直
2025-04-04 08:54:00

宝馨科技股东户数减少2195户,户均持股0.94万股,户均持股市值6.19万元

从4月3日公开信息显示,宝馨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70万户,较上期(2025年3月20日)减少2195户,降幅为2.77%,变化不大。从数据对比来看,宝馨科技户均持股数从上期0.91万股上升值本期0.94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从上期6.81万元下降至本期6.19万元。上述区间,宝
2025-04-04 07: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