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燕京)吃美食是快乐的,拥有理想的身材也是快乐的,但是在减重过程中两种快乐似乎不能并存。如何才能吃得快乐同时还拥有理想的身材呢?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朱家角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黎明教授和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体控与健康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超重及肥胖病防控项目秘书长盛杰,了解如何在减重过程中科学地吃。
记者:对于减重人群,在饮食方面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季黎明:大家可以参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减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摒弃极端的饮食方式,采用科学、健康的方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体重管理。还有一点,运动后合理补充营养也很重要,比如功能性饮料,在运动后能帮助补充钠和钾等电解质,对身体恢复有帮助,但也要注意适量饮用。还有,饮食要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方案。
记者:什么是个体化饮食方案,能具体讲讲吗?
季黎明:比如年轻人,身体代谢旺盛,如果有减重需求,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像一些体力活动较多的年轻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以维持肌肉量和身体的正常运转。而对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就更要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都要合理安排。比如有的人适合“5+2+2”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即5天正常饮食,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摄入;两天低能量饮食,适当减少热量,给身体一个调整的机会;还有两天进行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另外,有的人适合江南饮食习惯,清蒸、白灼这样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减少油脂摄入。
记者:现在很多人想通过吃减肥药减重,存在哪些风险?
盛杰:服用减肥药减重存在诸多健康风险,比如,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内分泌失调、肠胃功能紊乱、甲状腺异常等问题。长期滥用减肥药,还可能损害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健康。
记者:如果想买一些减重产品,该如何选择呢?
盛杰:首先要充分认知自身健康状况,不要盲目跟风购买减重产品。减重产品分为食品、保健品和药品3类,每类产品的管理和监管部门不同。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或非法添加的产品。建议在医生、营养师、体重管理顾问或健身教练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产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