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问题上了热搜,涉事门店被曝光使用隔夜水果切片制作饮品,还存在苍蝇和飞虫乱爬的卫生问题。目前,涉事门店被立案调查。
然而,舆论对此并未呈现一边倒的批判态势,反而有网友为蜜雪冰城进行“自发式公关”,用调侃、玩梗的方式为其“辩护”,比如“它都不嫌我穷,我还嫌它隔夜?”“4元一杯的柠檬水居然用真水果?”“不是它隔夜了,是我来晚了”等。

有人以“自家水果吃不完也会隔夜”为理由,觉得使用隔夜水果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这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家庭自食和经营门店的安全标准不同,比如家里的刀具不区分生熟没人来管,就是做饭之前不洗手也无所谓,但经营餐饮能如此随意吗?更何况,哪怕是自家隔夜水果都知道放冰箱储存,蜜雪冰城被曝光的操作是常温放在桶里,滋生细菌、食物腐败的风险很大。虫子爬过的杯子,当然不能只用清水过一下,消毒柜是摆设吗?
食品经营,卫生是最基本的底线,突破底线的行为,不管是用了隔夜切片水果,还是像杨铭宇黄焖鸡一样回收剩菜,都不能被容忍。
那么,为何部分网友对蜜雪冰城格外宽容?背后的心理比较复杂。首先是不同价格带来不同预期,在茶饮市场,蜜雪冰城以亲民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青睐。花几元钱就能买到一杯口味还不错的饮料,相比二三十元的奶茶、咖啡,消费者对口味、食材的期待值会自动调低。但问题是,便宜、亲民可不是品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免死金牌”。
其次,部分网友的体恤与维护,与其说是对蜜雪冰城的,不如说是对自己的。这个消费起来没有太大压力的品牌,为他们提供的不只是平价饮料,更是够得到的休闲消费带来的一份体面和松弛。
可能还有一些人喜欢抱团带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有人粉爱豆,有人粉品牌,借着此事聚合成团。而蜜雪冰城此前在公益捐款中的品牌形象,也吸引了一部分拥护者。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情绪化表达都无助于食品安全环境的建设。将严肃的食品安全问题娱乐化处理,会淡化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逐渐丧失对底线问题的敏感。更需警惕的是,如果频繁使用情绪化表达来代替是非判断,会导致舆论偏离事实,甚至形成“情绪绑架”,妨碍对真正问题的追究与解决,陷入“你讲安全他讲价格,你讲法律他讲情感”的逻辑里。
要知道,在社交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和“信息茧房”容易相伴出现,当一部分人集中在评论区玩梗时,不同意见者的声音或被淹没,或主动沉默,还有一些人来不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已经被舆论场中的情绪感染甚至裹挟。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可以随意妥协的小问题。蜜雪冰城不是第一次在食品安全上翻车,此前出现过饮料中有蜘蛛、有人在店内洗手池里洗脚等问题,说明该品牌对加盟门店的品控缺乏有效约束。如果将之娱乐化或情绪化处理,会忽视对关键问题的深入探讨,还有可能影响品牌对自身管理机制的反省。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品牌,就不要放任这些突破底线的行为。别把对品牌的宽容,变成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纵容。(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