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筹部署下,刚刚过去的三月里江苏省演艺集团延续“群众点单”机制,深化“定制演出”模式驶向了全省13个市的试点村(社区)。

木偶戏、奇幻魔术、话剧……
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3月7日晚,南京市栖霞区文化艺术中心青春剧场内一场别开生面、谐趣横生的木偶戏表演拉开了3月“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专场演出的序幕,充满趣味和创新的木偶互动环节极大的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3月16日的无锡梅里小剧场,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原创古装轻喜剧系列话剧《新龙门客传》让居民们捧腹大笑,度过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夜晚。

此外,南通海安的专场演出则给观众们带来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作,徐州贾汪的专场演出上还有器乐组曲、舞蹈、扬剧、魔术表演、越剧,在沭阳唢呐独奏《黑土地》、扬剧轻喜剧《王瞎子算命》、川剧变脸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居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镇江市丹徒文化艺术中心里戏曲、话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形式多样、极具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为镇江的市民朋友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这个三月,茉莉花开专场演出为基层群众带来了形式更为丰富、更接地气的演出节目,不管男女老少,总能看到合自己口味的好节目。传统戏曲回味悠长,新编戏曲颇有创意,具有很高观赏性的杂技表演、魔术表演广受欢迎,古典乐、民乐演奏成为了音乐爱好者们必打卡项目,3月的13场专场演出在社区、广场、地头为基层群众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文化大餐。
一张“动态”节目单,送来好戏更给力
好戏那么多,送哪一部?还是得问问群众们的意思,众口难调怎么办?“动态”节目单安排上了。比如3月28日晚在仪征月塘镇的专场演出,当晚演出节目涵盖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扬剧表演,还新增了歌舞、器乐演奏、川剧变脸、魔术以及淮剧表演等,文艺直通车行动扬州、泰州、宿迁省级联络员陈东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当地老百姓的反馈,在演出过程中也会对现场观众进行随机采访,方便我们更好掌握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在今后的节目编排上进行相应调整。”这场演出,陈东还特地挑选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于节目的看法和意见。他高兴地说道:“得到的反馈都不错,说明这场表演还是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面的演出我们也会按照这个思路不断优化完善。”

3月14日徐州贾汪的专场演出也采取了同样的思路,陈东透露一月在贾汪区演出后,演出团队随即根据居民们的反馈调整了节目安排,“上次的演出戏曲类节目比较多,演出后我们去问了观众们的意见,感觉他们比较想要更多的看些歌舞啊、魔术之类的,所以今天演出的我们多加了一些魔术表演、器乐表演节目,效果非常的好,大家都很喜欢。”在这场演出结束后,陈东也继续与当地居民们沟通,了解他们对演出的评价,以更好的优化演出节目单,“我们非常重视当地老百姓的反馈,他们在台下有什么反应呀,哪个节目更有掌声啊,然后我们再不断调整,力求呈现给老百姓最好的演出。”
一场场好评满满的演出背后,是江苏省演艺集团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把握,活动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结合辖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形成文化服务清单,一张张“动态”节目单成为让家门口的好戏更给力。

文化造血进行时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不仅送好戏,还“种文化”,在徐州老矿街道,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的声乐演员刘雨东已与居民们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艺术指导,贾汪区老矿街道宣传干事李烨表示“我们社区原本有自己的文艺服务队,也有编排一些自己的节目,但是跟省里的节目相比艺术质量没有那么高。刘老师过来后和服务队的成员们面对面交流,一方面是做艺术指导,教授居民们演唱的技巧,也帮忙调整节目。另一方面,刘老师也在帮忙编排新的节目。”省里来的歌唱家在社区里教课引发了不少居民们的兴趣,除服务队之外还有不少居民自发的前来学习,“可以说咱们‘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开启以来,这三个月举办的活动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吸引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在连云港东海县,音乐快板剧《婚嫁新说》、小戏《又见山村红》、淮海小剧《薪火相传》、红色短视频《烧焦的向日葵杆》、歌伴舞《我爱安峰山和水》等一批基层文化团队创作的节目也正在火热编排中。
驻村艺术家们为基层带来了影响力更为持久的、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文艺指导,让文化资源成为真正滋养精神的源头活水,助力优质文艺在基层扎根。春日暖阳里,“茉莉花开”还将继续香飘全省,让艺术的花在更辽阔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