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近日,山东省正式启动2025年度博士后全球招募计划,面向海内外青年英才发出“创新邀约”,全省释放5300余个博士后岗位,规模创历史新高。
近29亿元投入资金创历史新高
岗位规模历史性突破。全省1238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博士后岗位超5300个,岗位需求同比增加36.2%。其中流动站岗位2300余个、工作站(基地)岗位3000余个,覆盖160家流动站、361家工作站及717家基地单位,载体平台数量同比提升47.7%。
投入强度持续加大。省、市(县)、设站单位三级博士后经费投入联动发力,近29亿元投入资金创历史新高,资金规模同比增长54.3%。其中省、市(县)级财政投入超6.2亿元,连续6年保持增长,为博士后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支持全面升级。优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30万+年薪与16万科研经费”黄金礼包,叠加住房、社保及成果转化收益等全周期保障。同时,“博士后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也将给予博士后最高2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创历史新高
聚焦产业需求精准设岗。其中,对博士后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三个产业分别是医养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岗位需求分别占比24.8% 、12.5%、12.2%。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博士后人才需求450余个、占比约8.4%,创历史新高,彰显山东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百家头部企业领航引才。中国重汽、海尔、浪潮等30余家中国500强鲁企,联合百家“专精特新”企业发布博士后岗位需求,打造“科研—产业—市场”协同创新生态,为人才提供顶尖实践平台。
超七成民企驱动深度对接。本次招募博士后的民营企业达到757家,占工作站(基地)数量的70.2%;发布博士后岗位需求1100余人,占工作站(基地)岗位需求的37.4%,将有力推动科研人才与市场需求深度对接。
可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
平台能级全国领先。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各类博士后科研平台1253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8家、科研工作站48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04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实现16个市全覆盖、重点产业全覆盖和行业门类全覆盖,形成“四链融合”发展新格局。
生活保障再升级。山东省为在站博士后提供最高超20万元每年的综合补助,出站留鲁可获最高55万元奖励。同时,部分企业配套生活经费最高超百万元、科研经费可达千万元,并提供转化收益分成、科研助手等激励措施,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
服务生态全贯通。山东创新推行博士后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博士后可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好“后顾之忧”。(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刘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