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条3公里的河,为何返工3次治了5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08:04:00    

来源:人民日报

一条3公里的河,为何返工3次治了5年?(干部状态新观察·践行正确政绩观)

干工作抓发展不是为了纸面上的数据、看得见的“面子”,而是为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践行正确政绩观要不搞短期行为和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给后续发展留下烂摊子。

江苏扬州邗江区在治理河道时,不一味求快、不搞形象工程,统筹群众诉求与水系治理,开明河、铺暗管、筑水坝,一系列工程有效提升水质、减少水患,真正实现水清岸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编 者

春日晴好,尚桥冲水清景美,河畔草长莺飞。

一大早,55岁的江苏扬州市民孙书民,站在一处亲水平台上伸伸胳膊直直腰,一边晨练一边欣赏沿河美景。“不知不觉间,这条河真是越来越美了。”孙书民说。

尚桥冲,这条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内的河道,全长约3.3公里,横贯维扬经济开发区,周边分布着近200家企业及10多个居民区,多年来污水直排、河道淤积。此前,周边居民不堪忍受、投诉不断。2019年,扬州市将尚桥冲作为水环境治理重点问题督办。

同年,有着多年治河经验的邗江区住建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陈津津,调任维扬经济开发区规建局副局长,牵头治理这条“龙须沟”。“河怎么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陈津津说,规建局、水利局、经发局,开了数不清的协商会。

一条3公里的河,前后返工3次,治理5年,难在哪?

快和慢

既要保证整治效果,又要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

对于群众投诉的问题,有个立竿见影的办法:抽干河水、清运淤泥,再注入清水。“这个办法就像做一台‘手术’,只需半年就可改头换面,成本也不高。”陈津津说。

说干就干。规建局规划了300米长的“先导段”,先行先试。可真正干起来,就发现了其中问题——河道成了大工地,居民、企业员工出行受影响,而且破坏了河床生态系统,植被无法存活。

“我们重新‘会诊’、调整思路,改为‘微创手术’加‘中药慢调’。”陈津津说,新方案采取“分段生态清淤”,每隔300米为一段,运输船开到河道中打捞淤泥外运。这个办法费时费力,成本高了3倍、时间多了2倍,但好处明显——对生活和出行基本没影响,85%的河床植被可以保留下来。

淤泥清理了,黑臭水体怎么办?时任邗江区水利局副局长朱宏根很快就要退休了,但他还是当仁不让站好最后一班岗,顶着烈日实地勘察好几周,贡献出一个好点子:在上游新建活水通道,放进清水,在下游连通排污管道,排出污水;利用上下游间10米高差,修建4级滚水坝,让水慢慢流淌、渐渐循环。不知不觉间,水质好转了。

显和隐

要有看得见的方便,更要干看不见的实事

群众投诉的问题解决后,为了让居民共享治水成果,同时也呈现治理成效,维扬经开区决定在水面新建一条亲水走廊、改造一条岸上环线,并建设几个亲水平台,同步提升绿化景观。

这个工程造价600万元,方案刚公示,就有居民在多个平台上提出质疑:与其搞点花花草草,不如多干些实事,解决河道汛期倒灌更紧迫。

原来,新建活水通道后,上游水位提升了,高过周边10多户居民家的排水口位置,到汛期可能会倒灌淹水。接替朱宏根的邗江区水利局副局长高丽娥和陈津津带队,一家一家走访摸排,发现只要在上游新建一座节制闸,再将居民家的排水口抬升50厘米左右,就能解决问题。

办法有了,但钱从哪来?亲水走廊和绿化景观,是看得见的工作成效,也能为市民提供方便。但远处的节制闸和河道中的排水口,是看不见的民心工程。预算有限的前提下,“经开区管委会没有犹豫,当即拍板。”陈津津说,钱从600万元里出,先把倒灌问题解决了。

由于经费压缩,亲水走廊没有开建,只是利用原有路面,提升了岸上环线,并在水面开阔处新建了几个亲水平台,让居民们也能有健身、锻炼的地方——共享治水成果的初衷没变。虽然没有原先设想中那么“有面儿”,但谁不说它美呢?

近和远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时间来到2021年,此时尚桥冲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照理说,各家单位治水的干部,是不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主要是在治标。”陈津津说,这些直排的口子暂时都堵住了,但谁能保证几年后不会再反复?“治本”的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市、区支持下,维扬经开区争取到一笔中央奖补资金,加上区里补贴一部分和自筹一部分,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一场区域性、领域性治理的硬仗,开始了。

陈津津这样描绘日常工作:沿着排口一路溯源,进企业、进小区,看问题出在什么点位。硬件上,和住建部门一起,从市政管网主动脉,到各家各户毛细血管,一条一档、逐步推进,全部疏通清堵或修理更新,改造雨污分流管网、新建阳台纳管;软件上,和经发局一起,走破脚皮、磨破嘴皮,千方百计地引导企业升级环保设施、进行生产技术改造,近50家“小散乱污”企业先后关停,150多家提档升级。

“直到2024年底,河道治理才告一段落。在这期间,维扬经开区管委会换了三任领导,水利局、经发局分别更换了具体负责同志。有人走、有人来,始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陈津津说。

现在,尚桥冲河水水质得到改善,治涝能力提升300%,生物多样性增加27种。

本报记者 姚雪青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4日 第 11 版)

相关文章

【金昌】金川区:牢牢把握主线 深化创建质效 奋力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金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深化内涵、丰
2025-04-04 20:36:00

法治日报:街头焚烧纸钱不文明隐患多

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44岁的女子张某未做安全防护,冒风烧纸祈福。纸钱残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7辆机动车被烧毁、2辆被烧损。目前,嫌疑人张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在‘金元宝’燃烧的过程中我一直心里默念平安健康,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0分钟。”张某说,“烧完纸,我用木棍简单扒拉了一下就离开了,没有
2025-04-04 08:05:00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一季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63起 环比下降12.4%

央视网消息:4月3日上午,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问。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宋树欣介绍,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非常大,并且还在逐年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亿辆。电动自
2025-04-03 16:20:00

观察丨融水、兴水、治水 看重庆如何激发“水动能”

重庆,两江交汇,水系纵横。治水兴水,是事关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3月31日,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渝西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这条干线通水后,每年可新增供水1.26亿立方米,有效改善北碚区、璧山区、九龙坡区生产生活用水条
2025-04-03 06:32:00

你好 我的城 | 让生命在自然中永恒

近年来,随着绿色殡葬理念的推广,“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追思的形式也更加低碳环保,让逝者回归自然的节地生态安葬,正成为更多群众的选择。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记者来到西安市高桥骨灰墓园的公益性墓位区域,在芳草绿丛中、在苍松翠柏间,很多生命以别样的方式回归自然,让生命以另一种美丽的形式延续。
2025-04-02 18:32:00

丧葬服务店开在家门口?特殊行业须划出“文明半径”

来源:工人日报 据3月31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四川达州某小区楼下一家“丧葬服务大全”门店的开设,引发居民激烈反对。居民称广告牌“吓哭孩子”,店主则强调“合法合规”。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只要符合工商登记条件,经营者即可依法开业。然而,丧葬行业因涉及传统文化中的生死忌讳,具有天然的情感敏感性。当“
2025-04-02 08:2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