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绿色殡葬理念的推广,“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追思的形式也更加低碳环保,让逝者回归自然的节地生态安葬,正成为更多群众的选择。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记者来到西安市高桥骨灰墓园的公益性墓位区域,在芳草绿丛中、在苍松翠柏间,很多生命以别样的方式回归自然,让生命以另一种美丽的形式延续。


为了更好的提升殡葬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殡葬政务服务信息化,墓园通过建立“智慧陵园”平台,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获取殡葬相关信息,有效提升殡葬服务的便捷化水平,推进了“互联网+殡葬服务”的不断深化。


殡葬改革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工作。从2023、2024年,我市连续两年在青岛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到2024年10月西安举办的首届公益性生态安葬活动,再到今年即将在西安市奉正塬公墓举办的第二届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活动,通过我市民政部门一系列惠民殡葬举措,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有力助推我市殡葬行业向绿色生态节地转型,为殡葬文化的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群众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身后事”,离不开我市多年来积极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的力度,通过不断推动和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殡葬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更多的群众熟悉生态葬方式,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推动了殡葬行业向着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民政局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突破口,不断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和惠民殡葬政策落地见效,全市殡葬服务水平日益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殡葬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编辑: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