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下称“合作组织”)、中国能源报联合主办的数智化坚强电网与新型电力系统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与电网数智化关键技术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嘉宾认为,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大趋势,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电网转型升级。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胡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绍武,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前主席赛义夫·拉曼出席会议。
辛保安在致辞时表示,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推动能源与数字革命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电网作为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枢纽,面临发用电主体复杂多元、供需平衡与调节难度大幅增加、极端天气气候频次增多等新挑战。数智化坚强电网是以特高压/超高压坚强电网和配电网为物理基础,以电力电网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为驱动,数智赋能赋效、电力算力融合、主配协调发展、结构坚强可靠的新型电网。
辛保安表示,数智化坚强电网可以为新能源高效利用和多元发用电主体广泛接入提供坚强平台;能够提升电网强度,快速处置各类故障,保障气候灾害等极端条件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以协同发挥电网投资与数字经济效应两方面优势,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并为新兴产业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保障。
辛保安强调,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快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大趋势和新型态,是电力基础设施与数智化技术融合创新的系统性工程,需推进坚强主网架建设、配网微网建设、调节能力建设“三个建设”,加快数字底座升级、数智赋能升级、能源生态升级“三个升级”,强化技术和政策“两个保障”。
庞骁刚表示,破解能源安全、绿色、经济“三重困境”,是当前能源电力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化智能化是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着力点。国家电网公司牢牢把握以新能源为主体这一新型电力系统本质特征,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电网转型升级,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王绍武表示, 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将数字电网作为载体,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和面临的挑战,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建设数字电网关键技术,以重大工程拉动技术进步,推动经营区域形成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供给新格局。
别朝红表示,构建数智化坚强电网对全球能源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数智化坚强电网基础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在氢能、储能、分布式资源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攻关,进行了有益探索。我们将密切关注未来能源传输、未来能源控制方面,力图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获得突破,推动能源电力变革。
会议期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全球首部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网技术和业务深度融合的专著《数智化坚强电网》。专著立足电网发挥的关键作用和面临的新要求与新挑战,提出数智化坚强电网的概念定义和发展框架,进一步深入阐述数智化坚强电网的核心要义、主要特征、发展重点和综合价值,系统论述全球各大洲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展望,为未来全球电网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为推动世界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在研讨会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欧阳昌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中国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房方,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彭开军,中国能源报常务副总编辑焦翔,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首席技术官夏文波,阿里云能源行业首席架构师黄振,天津大学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助理德斯文围绕专著及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与会嘉宾表示,本次会议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各方将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能源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新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深化国际绿色能源与数字技术合作,共建共享能源互联网创新生态,以数智化电网为纽带,促进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本次研讨会由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主持。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合作组织印尼委员会主席、印尼智能电网协会主席埃迪·维迪奥诺,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记者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