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29日了解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对接会通过“案例引航+需求对接+项目路演”的创新模式,促成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恩菲等龙头企业57项技术需求精准发布,涵盖绿色算力、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博彦科技、华源泰盟、源清慧虹等几十家中小企业现场表达出强烈对接意愿。

在重点需求发布环节,中国恩菲提出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基础大模型调优”“高效余热利用技术和装备”等技术需求;通信信息集团发布“轨道交通大模型多硬件平台移植优化”技术需求,推动AI技术与高铁运维深度融合;中国移动设计院则聚焦“绿色算力液冷技术标准化”需求寻找产业链合作伙伴;京能集团发布了“能源数字化孪生平台”;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希望和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电子超精密生产支持系统数智化共性技术平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的57项需求均经过前期精准筛选,充分考量了中小企业的技术专长和承接能力。现场一位企业代表表示:“我们就是冲着这些技术需求来的,期待能够成功对接。这些需求不仅代表着行业技术攻关的前沿方向,更是中小企业融入主流产业链的‘通行证’”。
对接会现场,中国电子集团、中国电信集团、火山引擎等龙头领军企业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中国电子集团首席科学家况文川介绍,通过“云-边-端”协同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融合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灵活的技术支持,已帮助100余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首席专家胡杰重点介绍了“翼智企”服务体系,该平台整合1600余家生态伙伴能力,构建了20个行业解决方案。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代表火山引擎分享了AI Agent与行业大模型应用实践,火山引擎通过零代码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搭建智能客服、产线质检等系统,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
路演环节成为创新成果的“检阅场”:华源泰盟的“吸收式换热技术”可实现工业余热高效回收;七腾科技的防爆四足机器人已累计提供200万小时安全预警;清程极智的自研MoE训练框架可大幅降低AI算力成本。多家创新企业的技术成果获得行业龙头青睐。
为促进精准对接,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专业洽谈区,提供“一对一”深度对接服务。通信信息集团、源清慧虹等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一创新机制显著提升了合作效率,充分展现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平台价值。
本次对接会成果将持续通过中关村论坛平台推进落地,打造“永不落幕”的对接服务。未来,北京市相关部门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多维举措,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迈向新高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