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海农场深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统筹推进土地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2024年土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农场以“严守红线、优化布局、盘活资源”为主线,筑牢耕地保护线。

守牢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农场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全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签订自然资源保护目标责任状,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全年发现并整改土地问题,确保耕地后备资源“零流失”。通过严格审查项目用地、高效推进征地拆迁,完成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36户安置补偿及苏垦米业淮海分公司粮食仓储项目土地出让手续,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部署规划先行,擘画高质量蓝图。农场坚持规划引领发展,与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合作完成四分场村庄规划编制,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报批稿,科学布局镇村功能分区。同时,精准对接林地保护新要求,划定新一轮林地保护规划,推动土地资源分类管理、集约利用。

科技赋能发展,打造自然资源“管家”。响应国家数字化管理号召,农场建立“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完成资产管理平台数据采集,实现土地资源“一图统管、动态更新”,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全年完成部、省、市级卫片核查及日常变更调查,实现土地用途动态监管全覆盖,确保违法用地“零新增”。
奋力攻坚克难,土地整治成效显著。在补充耕地领域,农场多点发力,历史项目圆满收官,2019年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通过部级监管并完成入库,2021、2022年项目新增耕地均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成功争取到2020年土地出让金返还,为项目建设注入“活水”。在建项目稳步推进,2023年土地整治项目进入尾声,2024年新开工项目施工进度已达50%。自2017年以来,农场连续多年申报了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4700余亩。

淮海农场将继续以“严守耕地红线”为目标,深化补充耕地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为农场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供稿:江苏农垦淮海农场)
责任编辑:蔡彬 张海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