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什么年轻人会对“特种兵”旅行上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5 17:34:00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特种兵”旅行是近年来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旅行方式。其紧凑程度和体力消耗堪比军事训练,致力于在极短时间内高效打卡多个景点,追求“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玩最多的地方”。“特种兵”旅行需要充沛的体力、无畏的心态和快速恢复的能力,让不少尝试过的年轻人直呼“痛并快乐着”。其爽点究竟在哪儿,又体现出年轻人怎样的生活姿态?

做“特种兵”会上瘾

“真的不能再早出发了,我们多少还是得睡会儿。”张帆开玩笑说。今年2月6日23时,27岁的张帆从云南丽江落地北京,结束了5天4晚、跨越1200公里的云南“特种兵”旅行。“闭上眼睛,云南的星空好像还在我眼前,只要有星星,我好像就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左手拿着衣服、右手扛着相机,随时准备出发去下一个目的地,这就是张帆这一趟“特种兵”旅行的常态。

“演唱会旅行”也是年轻人选择“特种兵”的新模式。今年还在读研究生的王绮瑶就是“演唱会特种兵”的忠实粉丝。因为酷爱看演唱会,王绮瑶会在北京和日本、韩国之间来回飞。没有大把的时间“追星”,王绮瑶就利用周末时间“特种兵”一趟:周六凌晨坐“红眼航班”从北京起飞,早上落地东京,极限安排行程,差不多一整天就能把东京的地标性建筑逛完,周日晚上再看演唱会,结束后乘坐凌晨3点的飞机回北京。

这种夜晚起飞、清晨到达,飞行时间少于正常睡眠需求,让人下飞机时出现“熬红了眼睛”的“红眼航班”,对于王绮瑶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与其说累,对王绮瑶来说,时间安排得当、旅途内容丰富带来的满足感反而更强。“我一想到自己两天做了这么多事、遇到了这么多人,就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为自己自豪。”

在时间与金钱的夹缝中寻找诗和远方

年轻人的旅行故事紧迫、局促,甚至有些疯狂。旅行玩一周需要睡两周来修复,但永远有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乐此不疲,因为这是属于青春的“超能力”。只有年轻人,才敢如此奢侈地挥霍体力,将一周的精力压缩成两天爆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拥有“只要睡醒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神奇魔法。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特种兵”旅行就是自讨苦吃,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和金钱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上学的时候时间自由但金钱相对短缺,上班以后金钱稍充裕但时间又紧俏。因而,想要满足一颗年轻躁动的心,想要无限探索世界、感受世界,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特种兵”旅行。

最初,这种选择或许出于无奈。就像张帆所说:“选择‘特种兵’肯定是因为匮乏,要么缺时间要么缺钱,但这并不能妨碍我想去追寻晨雾与星空。”预算有限、时间紧迫,只能在夹缝中寻找远方的可能。然而,正是这种被动的起点,意外点燃了另一种主动的热情: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密集的体验,将旅行变成一场青春的燃烧。

旅行目的的变化让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热情不减。不一定去大众景点凑热闹,但一定要有极限的体验。大学毕业刚工作的丁正周末在家闲不住,周五下班开车到子夜12点才到目的地酒店,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在目的地“过早”。“两眼一睁,点杯美式就开吃。”丁正说,“一天满城跑,炫十几样美食都是基本操作。”

因社交媒体而爆火的一些小众城市,景点资源、交通、食宿等方面都无法长时间留存游客,因此,在几天之内快速结束游玩反而会提高旅行的体验感和性价比。这也是“48小时打卡某城市”等视频内容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流行的原因——既节省了假期时间,又降低了开销。

总之,“特种兵”旅行约等于性价比但又不止于性价比,这更像是年轻人对生活发起的挑战——用最短的时间,精心策划一场“逃离”,对平凡生活“温柔反抗”。

从前的“到此一游”,

今天的“用力活着”

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加适合、适应“特种兵”旅行?

张帆给出的回答是:同伴即战友。“特种兵”旅行,对同行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带着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不合适,带着兴趣不同的朋友也不合适,还得是有着同样目标和价值观的同伴,才能从“极限挑战”中品出“特种兵”的乐趣。“我的搭子们都是冲着演唱会来的,行程基本有80%的重合,这样谁都能玩得很开心,没有互相迁就的感觉。”王绮瑶说。当然,最大的前提是身体条件符合。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只睡三四个小时接着徒步暴走一整天。

除此之外,“特种兵”旅行对参与者的技能要求很高。张帆和同行的伙伴都不是第一次去云南,大家都有应对高原反应的经验,对当地环境较为了解,因此,他们才有“左手衣服、右手相机”随时出发的底气。“要是第一次来云南,我肯定没那个勇气和体力来5天奔波1200公里。”张帆说。

曾经的懵懂少年喜欢在旅行途中刻下“到此一游”,但今天,年轻人喜欢“特种兵”旅行并非仅仅为证明自己“去过”某些地方,更多的是在内心深处证明自己“用力地活着”。正如王绮瑶所说,“会让我更有勇气和动力去对抗这日常的平庸”。

如果感觉日复一日的生活望不到头,不如将平凡的生活撕开一道口子,塞进山川湖海、城市烟火,用高强度的旅行,对单调的日常来一场温柔反抗,对自我的生命力来一次重新确认。就像超燃电影《哪吒2》里的经典台词那样: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记者 樊欣阳 王怡静)

原标题:“特种兵”旅行,爽在对抗平庸

相关文章

收藏!咸阳部分文博馆所清明假期开放安排

茂陵博物馆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为方便广大观众在这个清明假期合理安排时间出行参观,现将茂陵景区4月4日至6日开放信息公告如下:清明节假期(4月4日至6日)开放时间为早上8:30——下午18:00,购票:全票为75元/人,半票为37元/人。实名制线下购票:在景区售票处购买;实名制线上购票:汉武帝茂陵微信公
2025-04-05 00:12:00

云南人也有自己的“提拉米苏”!|在云南样样好

【来源:云南网】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每逢赶集日或周末总能在城区街头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尹大爷坐在小板凳上守着一小方摊位逢人就乐呵呵地吆喝上一声“来吃松花糕咯”松花糕是滇西的一道传统糕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云南的“提拉米苏”走近尹大爷的摊位只见浅底的方形木盒子里明黄色的松花糕块块分明拿一块送至嘴边首
2025-04-04 19:59:00

北京将打造3万名高技能家政人员队伍

原标题:北京将打造3万名高技能家政人员队伍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扩大家政服务人员有效供给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坚持“政府引导、品牌示范、市场运作”的原则,从畅通家政劳务输转渠道、健全家政服务培训机制、支持家政企业品牌化发展、发挥
2025-04-04 09:22:00

“永远不要放弃勇气与希望”,《我可怜的马拉特》再度上演

横贯舞台的断壁残垣将观众席一分为二,相向而坐的观众与舞台中央的演员共同被包裹在战时废墟的意象中。4月3日,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我可怜的马拉特》再度登上实验剧场的舞台,用沉浸式的舞美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观演界限,让观众共同参与到演出情境中。这部由俄罗斯剧作家阿尔布卓夫创作的经典剧作,将三位青年跨越十七年的
2025-04-03 19:35:00

发钱又发时间?携程推出3天“陪娃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4月1日,携程正式启动"陪娃假"福利,面向员工上线开放了每年3天带薪假期——子女陪护假的申请,为家有18周岁及以下子女的员工,创造更多家庭陪伴的时间,据悉该政策将惠及全球超万名员工。这也是继2023年携程推出总投入约10亿元的“程二代程长礼金”后,再次面向全球员工
2025-04-03 13:43:00

茅奖IP如何“一鱼多吃”?专家热议《北上》的多渠道改编经验

“文学与艺术的双向赋能——茅奖IP《北上》的多渠道改编”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文联艺术工坊举行。本次研讨会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5精品研推工程”第一期。《北上》是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201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
2025-04-03 12:4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