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巳蛇年,蛇茅报春。
用时12年,生肖茅台酒至此圆满收官。富有意味的是,2014年央视春晚首次升格为“国家项目”,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当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超级符号走向世界,把“生肖新年”装入瓶中的生肖茅台,也成为全球烈酒行业的经典IP。

一岁一瓶生肖酒
1月5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化作绛纱色天地。光影流转中,贵州茅台(乙巳蛇年)生肖系列产品正式发布,意味着12年依序发布的茅台十二生肖酒终于完整集结,以时光为梁,以美酒为柱,搭建起一座蔚然大观的文化宝殿。
这是耗时4380天匠心所成、献给中国生肖的贵重礼物。
紧紧相邻的2024年12月 4日,于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宣布春节申遗成功的介绍词中说,在中国,春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以传统历法正月初一为岁首。正月初一很早就和“春”结下不解之缘。先秦遗留、被作为《四书五经》之一传承至今的《春秋》,以鲁国视角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间242年的历史,全书第一句话“元年春王正月”,就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正月初一和“春”融为一体,这个2747年前的“春王正月”,可视作迄今被明确记载的、中国暨世界上第一个春节。
在中国式的大写意里,春去秋来,即是流光。

上世纪前的中国,很多人对白酒的第一印象,是春节年夜饭桌上,老人用筷子蘸了酒放上自己舌尖的那一刻。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说,美酒在中国被喻为春酒,白酒亦称之为烧春。在白酒的血脉中,新年一直是最为活跃的那个文化因子。
一岁之始,对美酒的欢喜,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瑞雪之降意味着春之将至,连儒雅的诗人也急切难耐,写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句子。
而茅台对春节的记忆足够特别。1914年春节正式得名,也是这一年,茅台入选参展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中国展品名录,次年漂洋过海,用惊艳的方式,真切拥抱世界。
再到1949年,春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仍是手工作坊之身的茅台,即将迎来国营建厂的历史时刻。
因为生肖邮票收藏热潮带来灵感,将生肖作为表述主体打造新品的2014年,茅台正经受着全行业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压力。当年12月23日的茅台年度经销商大会上,茅台管理层直言:“反映在营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既有市场巩固力度不够,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系列产品市场严重萎缩,新开发产品打不来市场等等。”
2012年,茅台制定了2017年实现千亿销售的目标。但是2013年以来的市场变化,让这一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
2014年3月17日,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贵阳召开的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上,茅台集团首次提出产权改革的初步设想方案。
更用力地拥抱市场,更真切地服务客户。彼时,没人可以料见,短短两年后,重塑自我的茅台,成功攀上全球烈酒品牌价值榜榜首之位,2017年发布的丁酉鸡年茅台酒,则实现了生肖茅台酒的漂亮转身,成为酒类商品营销现象级案例。

从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为马年生肖酒所作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羊年生肖酒所作的《三羊开泰》,再到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于文江为兔年生肖酒所作的《玉兔呈祥》,从胡秋萍为鸡年生肖酒题字的洒脱,到鄢福初为虎年生肖酒题字的苍劲,再到胡抗美为龙年生肖酒题字的恣意,茅台生肖酒用高品位的艺术表达,将美好的年味浓缩于一瓶美酒,又超越了一瓶美酒的价值。
正如1980年的庚申年金猴邮票,和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张外汇兑换券、第一家个体饭店、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一起,无意间成为见证时代发展的火花,12 年方成完整的茅台生肖酒,是为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全力突破自我的优质风物,也是见证又一段壮阔岁月的美好风物。
年味当如缤纷秀
春节文化如此浩瀚斑斓,何止于12个生肖符号,而茅台已悄然选择了“下一站天后”。
1月5日,和蛇年生肖茅台酒一同登台的,是“东方华彩 国色天香”2025年度东方传统色发布,带来融合了粉红柔美与红棕深沉的绛纱色,既承载着《墨子·公孟》“鲜冠组缨,绛衣博袍”的礼制记忆,又在元宇宙中演绎东方色彩赛博朋克美学。
一年前,在三亚的海滩上,伴随着第一缕阳光,中国流行色协会携手茅台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主题色——缃叶色,以初生桑叶的鲜嫩色彩,开启东方审美实践之路。

一年后,绛纱色接替而至。
曹雪芹笔下有这个“绛”字。灵河之岸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得以神瑛侍者的甘露滋养,延续了生命,这绛珠草,便是日后林黛玉的前身。
在《红楼梦》的梦幻画卷中,绛色是一抹典雅的印记,镌刻于读者心间。
绛色源于赤色,绛纱也就是红色的纱,虽明艳、浓烈,但又蕴含典雅、浪漫的气质,浓重的绛红色在阳光照射下变得柔和,仿佛层层轻纱遮盖在上面。
它是“绛纱囊里水晶丸”里矜贵的岭南佳果荔枝,是“绛纱弟子音尘绝”里讲课教学的儒学风雅,是“绛纱垂,翠环曲”里在闺阁沉睡的女子身上那份暧昧与慵懒……
它更代表着“瑞气氤氲人绛纱”的自然天光、祥瑞之气,“百官常服,绛纱单衣”的珍馐华服、礼制规则,“碧琉璃掩映绛纱灯”的节日婚庆、居舍情致,“轻衣重重兮蒙绛纱”的衣袂翩跹、仙气飘飘……
“东方传统色随类附彩,除了强调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外,还具有丰富的色彩情感,孕育着对宇宙万物的认知感悟,既包含了意境表达,还能进行心境的投射,深刻体现着东方智慧和人文思考。”2023 年,郭浩、宋建明等色彩专家的学术观点,吸引了茅台的关注。

随着东方传统色的魅力不断获得市场验证,2024年,在茅台集团支持下,“东方传统色彩计划”启动。
这一为国内有关机构、学者搭建的研究性平台,旨在挖掘、整理并传播东方传统色彩的魅力,并探索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过去一年来,“东方传统色彩计划”走访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立了开展计划的八大领域——古建筑、纺织品、玻璃器、漆器、玉器、陶瓷、壁画与传统绘画。
项目组专家辗转全国各地,与丝绸器皿对话、与寺观佛塔对话、与经史典籍对话,于历史的长河中,撷取一抹中国色。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特别研究员李路珂,长期致力于古建筑色彩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研究馆员刘剑,对清代宫廷的色彩研究已有积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邵旻则以本草为媒,让《天工开物》记载的红花染技艺在苎麻织物上涅槃重生。
这项文化工程的价值维度让人惊叹。团队建立的色谱数据库,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色彩基因库”。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对话:工匠对毫厘之辨的执着,呼应着酿酒师斤两必较的匠心里程;而色彩中道器合一的哲学,恰与茅台天地人和的生态智慧形成奇妙共振。

在“东方传统色彩计划”的支持下,已完成“宋代古建筑高平开化寺色谱”17种色彩的文献考据,形成开化寺色卡,制作包含33种色彩的乾隆色卡,完成约20 种色彩的丝绸复原。
在2025年度东方传统色发布会现场,部分初步研究成果得以展示——观众可以从《宫廷服饰色谱》研究成果中摸到传统色彩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流变,可以从《宋代壁画·山西开化寺色谱》研究成果中直观感受古人如何使用颜色表达建筑纹样的凹凸和光影效果,可以从《乾隆色谱》的研究成果中领略到清朝鼎盛时期中国传统工艺的最高水平,具象感知传统文化之美。
随着“东方传统色彩计划”的深入推进,茅台携手相关协会、机构,推动各行各业加入这一文化盛宴。华为推出“绛珠荧光”手机主题与手机壳,鼎盛丝绸将东方传统色融入宋锦制作工艺,中国移动咪咕视频则在视频彩铃中运用绛纱色场景画面……
不仅如此,茅台还表示,将赞助中国首档以中国传统色彩为载体的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

“色彩是我们理解中国的信物,找到一种色彩,就像复活了一个细胞,继而还原一整个时代的生命信息。”《寻色中国》总导演、知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说。
颜色是时代的霓裳,文化是风物的生命。或许茅台表达出的心愿,是用现代品牌的灵动身姿,融合古老文明的悠远气息,为春去秋来晕染中国烈酒的馥郁香气,亦为千家万户带去厚重匠心的真挚祝愿。
来源 《环球美酒》杂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 浩 徐思雨
视觉设计 陈思蓓
编辑 刘显玉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 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