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股权综合服务工作准则》权威发布、认股权联盟正式成立、认股权交易系统上线并完成首笔交易……在今天举行的2025年上海认股权大会暨科创企业服务发布会上,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带来多项政策工具和企业服务创新产品,以期进一步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认股权是指企业或相关方按照协议约定授予外部机构在未来某一时期认购一定数量或一定金额的企业股权(或股份)的选择权。认股权并非股权,因此持有人并不享有股东那样的分红权、表决权等,但是认股权可以转让,因此,持有人既可以行权,按照约定投资持股未来受益,也可以不行权,通过认股权交易受益。
例如,一家早期的科技型企业在申请金融机构债权资金支持的同时,要按约定给予该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认购股权选择权,即在未来某一时期,该金融机构可行使该选择权,认购企业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股权。对科技型企业而言,通过认股权这一工具,实现以期权的形式获得友好资本"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顺利跨越创业初期的融资难关,并优化资本结构。对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而言,拿到认股权就可以择机行权成为企业股东,或者将认股权回售或转让给第三方实现变现获利,这相当于持有了一个风险“缓冲垫”。
近年来,认股权也逐渐成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拓宽外部股权融资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向更多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一个重要工具。
2024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市委金融办推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启动了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一年来,“认股权+”服务模式不断拓展,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
“上海股交中心在认股权综合服务与估值体系构建方面创新发力,过去一年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累计落地项目46单,融资金额达8617万元,估值系统在攻克科创企业定价难题上形成突破,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新民晚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过去一年,上海股交中心围绕制度、场景、生态三大维度打造标准化服务体系。在制度层面,发布《认股权应用服务指南》并通过团体标准评审,形成涵盖业务规则、法律研究、会计处理的课程体系并向市场开放;在场景拓展上,以“X+认股权”模式落地7类可复制应用场景,联动工商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及多家产业园区,构建多层次市场生态;在价值创造上,联合法院、律所等专业机构开展研究培训,通过科技创新券补贴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在此次发布会上,上海股交中心企业服务创新产品带来的包括上海股交中心入驻科技创新券、股权激励方案线上一键式导出、企业服务“一卡通”以及“企像万千”中小企业分级评价管理系统等。

“企像万千”系统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的评价和管理平台
其中,“企像万千”系统是上海股交中心联合市级数据平台打造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和管理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有企业服务和管理需求的机构,为其提供企业服务、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用户可包括政府机构、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经过验证对比,基于五大类、30+维度数据指标,以“1+X”即“一个基础模块+多项自选模块”为构建框架,高效挖掘潜在优质企业,优化要素资源分配,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企业分析模型除数据多依赖公开信息外,模型搭建侧重企业存续性、资产稳定性和合规风险,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深度解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企像万千系统基于上股交15年来服务科创中小企业的经验,并经实地走访验证,所构建的多维动态数据模型向科技创新属性倾斜,通过对企业科技资质、知识产权、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等维度赋予合适的权重,构建了更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创新、快迭代、轻资产”特点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