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潮声丨千百年前的西安咸阳机场“原住民”,你见过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08:43:00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陶韬

有人以“一座洪渎原,半部中国史”来评价这片土地。

近日,开设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上夹层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开馆,这也是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

西部机场博物馆设置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上夹层。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馆内展出的文物,以历年机场考古发掘出土的120余件文物为主。从西汉的彩绘陶壶到十六国的彩绘陶女乐俑,从北周的东罗马金币到隋代的彩绘陶驮囊骆驼……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文物,同时也是咸阳机场的“原住民”,静静地陈列在展柜内,向人们讲述着历史。

陶十二生肖俑。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10秒抢光预约名额,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多个海外社交平台发文推介,开馆首日即有当地村民、外国友人专程前来……相较动辄数层楼的博物馆,建在机场的这家西部机场博物馆可谓“迷你”,馆藏文物数量也不多,为何创造了如此大的流量、吸引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近日,潮新闻记者前往西安实地探访。

机场文物之旅出圈

每日600席最快10秒“抢光”

3月4日下午,潮新闻记者乘机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现T5航站楼里几个人正在“逆行”——拿好行李没有直接出站,反而前往值机层玩起了“机场walk”,目的地是仿唐式建筑里的西部机场博物馆。

西部机场博物馆开业已有一周,吸引了不少旅客、当地村民、外国友人、游客赶来。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博物馆每天有600个对外预约名额,需要提前三天开抢,最快的一次10秒抢光。

“能这样度过在机场的时间,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德国友人Jonah Alber刚刚探展出来。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全程“文化游”,在前一站北京参观了故宫,在西安去了兵马俑,参观西部机场博物馆后即前往上海。

珍宝馆目前展出的是春秋早期的击奏体鸣乐器“秦公镈”。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西部机场博物馆整体采用仿唐式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设有四方馆、珍宝馆、临时陈列展等,展出文物涵盖先秦至明清的中国古代多个历史时期,重点展品是四方馆内120余件在机场建设过程中出土的文物。此外,每期精选一件陕西代表性文物在珍宝馆进行轮展。

西部机场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罗巍是西部机场集团员工,有过14年的业余文博讲解经验,开放一周以来“泡”在博物馆讲解超过20场,潮新闻记者恰好赶上了一场。

“第一件展品是一件青铜器——秦铜锺。这可不是用来敲的‘钟’,这是盛酒的容器,2010年西安机场二期扩建时出土。”罗巍介绍,展示在机场建设时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这个博物馆最大的特色。

秦铜锺 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在罗巍看来,文物自身就会讲故事。据他观察,游客最感兴趣的是“有故事的展品”,以及和自己熟知的历史人物、事件能够联系起来的展品。

“讲到鎏金银蛤盒,自然会提到墓主窦希坚是李隆基的舅舅;介绍彩绘陶女乐俑,除了介绍古代女子乐团,还会转述考古领队的介绍,‘这31件展品完全按照出土时摆放的位置来放置’;提到彩绘陶载丝骆驼,除了描述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以骆驼运送丝绸的场景,还不得不提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的趣事。”罗巍说,在互动影像技术、部分文物配备四国语言讲解的“加持”下,丝路贸易场景、唐代长安盛景得以再现,颇有沉浸感。

彩绘陶女乐俑展示了古代女子乐团演奏时的场景。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千秋万古功名骨,尽作咸阳原上尘。’在这里讲着文物,就感觉仿佛穿越了历史,在一个会客厅里和北周皇帝、隋朝贵族拉家常,一起掰着泡馍,把历史揉到腹中。”罗巍说,文物诞生于历史上的“打工匠人”之手,也成为供现在的民众享受的文化瑰宝。

网友调侃反成“金点子”

机场把建设期间出土的文物“请回家”

“机场X博物馆”,这样的跨界组合,故事是怎么开始的?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带着网友的疑问,潮新闻记者找到了西部机场集团(西安)商业发展公司文化运营部经理、西部机场博物馆筹备团队核心成员侯超求证。

“其实也超乎我们的预料。可能因为是机场与博物馆跨界合作的形式比较新颖,以及我们的定位是‘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所谓‘在地文物’就是在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在文物原本的‘家’听它们的故事,这种体验比较新奇。当然,除了有厚重历史的博物馆,航站楼也有很现代、很可爱的文创产品。”侯超说。

四方馆展出文物的介绍中包含其出土时间及地点。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故事的缘起,始于四年前的网友提议。2021年2月,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发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范围内,勘探发现各类遗迹4600余处,包括各时期古墓葬3500余座,春节假期考古人员等全力开展重点建设区域的考古发掘。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让“机场扩建秒变考古现场”的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这里都能建一个博物馆。”

网友的调侃,在机场看来却是“金点子”。

“很少会有近几年刚出土的文物就开始展出,但网友一呼吁,我们想要响应。”侯超说,策展主线从一开始就清楚明晰——要讲一个机场建设与文物保护有关的故事。

可问题来了,非文博系统的单位如何去建设一家博物馆?故事怎么讲,文物何处来,讲解人又从哪里找?

彼时,机场方还不能预知会有如此多访客专程前来,博物馆的定位还是填补旅客的“碎片化时间”,针对的是赶时间的“空中飞人”。因此,机场决定主打“小而美”,将参观全程规划在15至30分钟之间较为合适。

在多方协调下,文物借展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据侯超回忆,“这些文物从图片上看和真实的样子其实会有一些区别,就像作为身份凭证的杨全节鱼符,我们会以为它是手掌大小,但其实不足手指长度,很‘便捷’。都是专家带领我们一件件挑出来,适合讲故事的文物。”

西部机场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罗巍正在讲解。潮新闻记者 彭鹏 摄

第一批讲解志愿者,是机场的8名员工,来自安保、党建、投资经营等多个部门。除了罗巍做过文博讲师有过相关经验,更多的则是文博爱好者主动报名,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来对文物进行介绍、培训后,开始了“干中学”。

“员工来讲解,优势在于我们都对这些文物有感情,从它们出土之时我们就很关注相关消息。”侯超说,目前正在招募讲解志愿者,同时收集网友、热心市民的意见,计划在一段时间之后对展陈文物、预约限流错峰、客群进行调整,优化访客体验。

文物走出“方寸”天地进入生活

交通枢纽成为文化传播窗口

事实上,机场等交通枢纽正是人们抵达一座城市的“首站”和“末站”,是人们感知一座城市和回眸一座城市的窗口。

一直以来,全球各地的众多机场里,诞生了一批“网红”,刷新着人们对机场的理解。在“有阳光就足够了”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凭借全球最大室内瀑布,成为“游客推荐打卡点位”之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齐全的过夜设施和多样的美食让这里被称为“特种兵旅客的安乐窝”,别样展示着城市的温度和包容。

文物走出了“方寸”天地,却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卫红认为,西部机场博物馆的尝试,标志着博物馆业正从“坐等观众”向“主动抵达”转变。

位于西安地铁“钟楼站”的古井遗址。潮新闻记者 彭鹏 摄

此前,西安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已有不少尝试。“文物的到来让交通枢纽成为文化传播的场所。”刘卫红介绍,位于西安地铁“钟楼站”的古井遗址,“泾渭半岛站”的桥梁主题地铁博物馆,也都曾是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的城市打卡地,让大家乘着地铁触及历史与文化。

“西部机场博物馆的设立,巧用了‘空档期’,让那些百无聊赖的游客,可以以惊艳的眼光,凝视陕西的文物珍宝。”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认为,西安作为为数不多的文旅“常红”城市,一直在通过“场景再造”提升在地文化的体验感。

来访者倾听多语讲解。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文博热”的兴起,访客对博物馆也产生了更多的期待。例如,不满足于静态的观赏,还期待文物可以实现动态的互动;仅在现场体验还不够,还期待有“可带走”的文物文创;仅解说还不够,还期待有文物背后更多趣味化的故事。

孙小荣建议,博物馆需要在创意化陈列展示、流动化巡回展演、艺术化情景演艺、技术化虚实互动、文创化产品衍生等方面立体、多维地来展开文物叙事和场景营造,为游客和文博爱好者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观看”“体验”和“收藏”方式,实现文化价值的深度转化。

“不一定总是人群去寻找文物,文物也可以主动寻找人群。”孙小荣说,以灵活策展的方式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进行“去地点化”的策展和巡展,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图表·海报)文物“探“春!古人把对春天的理解,留在了......(9)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4月5日玉兰、桃花、燕子、梨花、蝴蝶……春天在韵味悠长的诗词散文里,也在穿越时空的典雅文物中。古往今来,春天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焕发光彩。让我们跟随10张文物“探”春主题海报,从文物里“读”春天,解锁古人对春天的理解。新华社发 孟丽静 编制
2025-04-05 16:03:00

收藏!咸阳部分文博馆所清明假期开放安排

茂陵博物馆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为方便广大观众在这个清明假期合理安排时间出行参观,现将茂陵景区4月4日至6日开放信息公告如下:清明节假期(4月4日至6日)开放时间为早上8:30——下午18:00,购票:全票为75元/人,半票为37元/人。实名制线下购票:在景区售票处购买;实名制线上购票:汉武帝茂陵微信公
2025-04-05 00:12:00

清明假日第一天,山东200家重点景区纳客247.3万人次

4月4日,清明节假日第一天。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15:00,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247.3万人次,营业收入1345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2%。当日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67.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截至当日16:0
2025-04-04 21:04:00

逛展有话说⑨丨我遇到了一群“问题青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在湖南美术馆,我遇到了一群“问题青年”。王麟,青年策展人,也是这群“问题青年”的头。他搜集了一批没有答案的问题,用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来,策划了一个展览——“总有些问题刺破时间”。汤杰的问题在这个水缸里,他用清水和细沙制造《云卷云舒》,当观者靠近时,水带动沙子运动,微
2025-04-04 14:53:00

没有一株麦子不爱春天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米丽宏每每春近,人们就会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北方的田野里,对春最敏感的,当属经冬的麦苗了。风气稍一变暖,苍绿的麦田便像浮起一层春水,质地水灵了,颜色也悄悄换新。也许历尽酷寒,才懂春天的可贵。麦苗子一接收到春讯,便速速掀开残冰,努力拱起身子,向着阳光舒展开了第一枚蜷缩的叶
2025-04-04 12:16:00

法律惩戒+正确引导,唤醒粉丝的理性与边界感

图源北京日报据媒体报道,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针对粉丝在登机口聚集追拍、进入隔离区后追逐逗留拍照等扰序行为,依法打击多名违法行为人,今年以来已对31名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公安部门也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多名犯罪行为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近期,网信部门也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
2025-04-04 10:0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