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近日公布了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作案方式五花八门,有网络主播通过其亲属或助理注册多家空壳公司来转换收入性质逃避缴纳个税,还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有货主在取得外贸订单后,通过不法货运代理居中串联,以10户空壳企业名义报关出口,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出口环节增值税等税款;有服装辅料厂将价值千万元的厂房以3折出售,明面上吃亏,实则通过“阴阳合同”隐匿收入逃税;等等。这些打着降低成本旗号的所谓税收“筹划”得到的是一己一时之利,挤压的是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破坏公平竞争和行业生态,看似“聪明”,实则是贪小失大损长远的糊涂。
2024年以来,税务部门持续加大对涉税违法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分类分级、不间断曝光涉税违法典型案件100余起,向市场传递出严查涉税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明确信号。随着增值税法出台,现行18个税种已有14个税种制定了法律。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在提升打击涉税违法精准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完善。更加法治化的税收环境对每一位纳税人有更牢靠更全面的支持,也对税收违法行为形成更精准有力的制约。
长远发展首先要把税收这本“账”算明白。在税务部门“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一体推进下,在8部门常态化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护航下,税收违法成本更高,心存侥幸顶风作案只能得不偿失。同时,纳税信用红利持续释放,守信主体有更多实惠和便利,2024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贷款745万多笔,贷款金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7.8%。
算明白“账”,更要认清“理”。诚信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合作的基石、品牌的灵魂、经营的王道。加油站偷税常和偷油捆绑操作,同步损害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偷税主播中有不少销售伪劣产品,把粉丝当韭菜割;等等。
企业和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税收违法的歪道上,怎会有心思投入内容和产品的创新升级,专注于为用户带去更好体验,为行业注入动能,为社会输出价值?短视逐利难以实现长远发展,诚实守信才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智慧选择。坚持依法诚信纳税,是正确的诚信观、法治观、大局观的集中体现,是品格素养能力的综合反映。只有深刻认识依法诚信纳税的“理”,才能经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作者:董碧娟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