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再迎一批新设金融机构。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盛环球再保险(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今天在沪举行集体开业仪式,印证着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
此次开业的四家金融机构中,法巴证券是中国第四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法国巴黎银行之前通过独资或者合资形式,在中国市场开展银行、保险、基金管理、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的相关业务。乘着金融业扩大开放的东风,法巴决定再次出手布局,以独资形式设立法巴证券,并在上海注册落地。
“投资中国市场是我们集团的一个长期战略,”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毅坦言,“今年是法巴在华开展证券业务的第一年,我们会结合集团在国际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资源,推动跨境证券业务,为本地和离岸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今后,法巴证券还计划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设在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是中国首个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平台,将对推动再保险市场开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安盛环球再保险和汉诺威再保险都是享誉全球的再保险机构,在全球再保险市场拥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两家机构此番都在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设立了全新的运营中心,希望借助平台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中国,做中国业务是安盛集团的战略选择,”安盛环球再保险(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菲告诉记者,“对于再保险业务而言,以往很多交易都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来达成,现在上海推出了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的线上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能。”
当然,平台的集聚效应不单单是物理上的意义。汉诺威再保险大中华区产险负责人王岩谈到,“上海正在加速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无论是绿色金融,还是科技保险都会产生很多试验性的机会,而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企出海等也离不开再保险的护航。这些全新的业务领域都需要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碰撞出新火花。”
集聚在上海,“碰撞”出更多可能。这座城市将充分发挥现代产业集聚、高端人才荟萃、营商环境一流等综合优势,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创造更好环境、更优服务、更多保障,助力在沪金融机构深耕发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