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搭载4216位宾客缓缓靠泊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圆满完成青岛首航航次。5天4夜的蔚蓝交响,4000余颗跃动的心,在凯撒旅业旗下凯撒旅游独家包船的“爱达魔都号”上,一场穿越日韩的梦幻之旅画上完美句点。当邮轮驶入青岛港湾,甲板上绽放的笑颜比阳光更绚烂——这不仅是旅程的终点,更是下一次扬帆的起点。近日,记者走访市北区国资平台、首航旅客和1200余名船员身边,亲身感受来自“中国造”的豪情和骄傲,探寻青岛深耕海洋文旅的“闯路”之举。

首航青岛:国资赋能与国产邮轮的“双向奔赴”
随着一声汽笛声,“敦煌飞天”彩带缠绕的巨大船身再次震撼进坞,圆满结束了5天4夜的日韩航线,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了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青岛及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青岛首航的两个航次(4月6日、4月10日)共售出超9000个席位,印证了国产邮轮的市场潜力。4月6日青岛首航航次由凯撒旅业旗下凯撒旅游独家包船,而青岛是凯撒旅业战略转型的核心落子,也是凯撒旅业邮轮业务布局的重要支点。青岛首航船票提前售罄背后,折射出北方消费力的结构性跃升。
“青岛邮轮港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客运中心可乘地铁2号线直达,距离大鲍岛、台东商圈及经典景点都很方便,未来相信将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游客,邮轮游加国内游,凯撒将发挥上市公司专业优势,厚植目的地业务板块发展势能,结合邮轮产品,开发短途休闲+深度体验产品组合,推动垂钓、健康、文体等业态融合,形成综合型文旅产业生态让游客来一次青岛,就能一站式体验齐鲁大地的风情。”据凯撒邮轮总监谷长平介绍,从4月6日的首航数据来看,4000多名游客来自全国25个省份,重点辐射了东北、京津冀和山东省内游客,还有少量外籍游客。而4月10日航次省外游客占比更是超过90%,仅四川、重庆两地游客占比超38%。
环海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凯撒旅业董事长迟永杰表示,交通是文旅产业的血脉,文旅是交通枢纽的灵魂。凯撒旅业长期实践于交旅融合,此次策划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正是看中青岛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优势。未来,凯撒旅业也将通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升级消费体验,以文旅吸引力反哺港口经济,构建产城共兴的生态体系。

通关效率:单日突破1.1万人次的“青岛速度”
4月10日,“爱达·魔都号”完成青岛首航返港,单日通关旅客及船员首次突破9000人次。面对邮轮在港时间短、瞬时客流量大的挑战,青岛边检站通过优化通关动线、动态增开绿色通道等措施,为旅客节省2小时通关时间。
“边检的高效与邮轮的豪华相得益彰,青岛的热情令人难忘。”来自东北辽宁的旅客于瑞红女士感慨道,“上船的时候感觉人真的是特别多,从六点半开始排队等待到八点半才上船,下船的时候本来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结果半个来小时就下来了,顺利得不可想象。”
据悉,为确保6日及10日两个航次顺利启航,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协同市口岸、交通、公安、气象、文旅,以及大港海关、青岛海事局、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青岛引航站等部门,提前制定综合保障和“智慧快速通关”方案,极大提升邮轮通关效率和旅客国际出行体验感,受到邮轮公司和游客好评。

交旅融合:海洋经济与文化情怀的“双向奔赴”
远观,邮轮通体白色、流线型船身,涂装“敦煌飞天彩带”,端庄优雅;近瞧,24层楼高、超4万平方米船体,威武霸气;入内,客房、剧院、水上乐园、健身房、篮球场等丰富多样的休闲设施,让人目不暇接,整个邮轮宛若一个移动之城。
4 月 7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海上座谈会” 在爱达・魔都号上拉开帷幕。凯撒旅业旗下凯撒旅游作为独家包船方,联合中国旅行社协会航空旅游分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旅融合发展分会、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登船开展 “交旅融合” 专项调研与座谈。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的二十余位嘉宾聚焦城市与港口,交通与旅游等的融合发展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场跨界对话,为新时代海洋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勾勒出新蓝图。
会上,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主席、中国旅行社协会航旅分会会长张宏盛赞“邮轮+青岛”的黄金组合,认为凯撒包船运营“爱达·魔都号”北方首航是市场破局之举,在当前环境下非常不易。未来可深化包机、包船联动,打造交旅融合新产品。
“爱达·魔都号”首航青岛的背后,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与文旅服务能力的双重突破。该邮轮自2024年1月1日商业首航以来,已服务超56万国内外宾客,其建造过程凝聚了2500万个零件的精密调度与青年工程师的攻坚智慧。青岛首航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国产邮轮在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环节的成熟度。
青岛凭借黄河流域出海口的地缘优势、山东智造的硬核支撑、北方消费的升级势能,正构建“陆海统筹”的邮轮经济新范式。
据悉,随着“爱达·魔都号”首航青岛,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已实现全船贯通,计划2026年底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启航。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也计划以“爱达·魔都号”为核心,开发更多海上丝路航线,推动邮轮经济与城市文旅深度融合。
相比较于其他大邮轮,爱达·魔都号最为旅客称道的就是适合中国胃的多元化美食,全船设有30余家餐厅及酒吧,涵盖免费餐厅与特色餐厅两类。其中4层宫廷餐厅提供正餐服务,5层集中了鮨匠鲜寿司、蜀界火锅餐厅、日式铁板烧等特色餐饮,10层奇迹花园自助餐厅全天候供应中西式餐点。
“ 在我们中国自己造的大邮轮上工作,我们只有一个信念:精益求精,宾至如归!从食材采购到烹饪技法,我们坚持用‘家乡味’的标准要求每一道菜。”爱达邮轮餐饮部主管程明界是青岛人。今年34岁的他已经在邮轮上工作了整整15年,之前服务于著名的皇家加勒比号邮轮公司。2023年底,当得知中国终于造出了自己的大邮轮,他毫不犹豫就选择进入爱达公司,参与邮轮运营初期的团队组建工作。
“工作15年来,第一次能停靠在我们青岛自己的邮轮母港,第一次能回家吃上一顿妈妈做的饺子。”程明界激动的说道,由于工作性质缘故,他往往是每6-8个月才能回到家休息。爱达魔都号的首航青岛,是青岛第一次迎来最大最新的邮轮,也是他第一次能够体验到在家门口停靠的感觉。
“在青春最好的时间参与国之重器的运营,是我们的人生闪光点。为中国人服务,我们整个餐饮部200多名员工的状态都截然不同,都带着一种为国争光的心情。”程明界表示。


未来图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体验”
迟永杰透露,“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只是凯撒布局青岛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开始,更承载着文旅创新融合的使命。青岛母港首航后,凯撒旅业计划以邮轮为纽带,构建“交通网络便捷性+文旅吸引力”的产城共生体系。作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 “城市合伙人”,凯撒旅业将积极投身港区交旅融合发展大业,助力港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下一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继续深化与爱达邮轮的合作,持续引进始发港、访问港航线,不断引进大船、新船、好船,丰富邮轮旅游产品;优化邮轮靠泊、游客通关等服务流程,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市北区委副书记高波表示,未来将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邮轮+”产品,让游客玩得更加安心、省心、舒心,形成“口碑效应”“示范效应”;积极争取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试点落地青岛,编制《青岛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产业突破发展,持续打造最具活力的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休闲度假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讯员 丁飞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