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有网友4月25日发视频称
太原海洋大世界
一名工作人员扮演的“美人鱼”
在表演时晕倒溺水
视频中
“美人鱼”身体微蜷曲
且伴有抽搐症状
有游客觉察到异常在议论
她是不是在憋气
也有人提出“不像是在憋气”
应该是出意外了
随后“美人鱼”被工作人员救起
目前在重症监护室
接受进一步观察
野潜、野泳容易发生溺水情况
专业的“美人鱼”都会溺水
日常生活中
野潜、野游也容易发生溺水情况
4月13日,江苏省淮安市
一男子在山阳湖潜水时不幸溺亡
当地工作人员称
该男子被发现时其脚上绑有哑铃
(部分潜水爱好者会在脚部绑哑铃以此来增加下潜重量)
据了解
山阳湖为野外水域并设有安全提示牌
工作人员表示该湖此前就禁止游泳
但仍有部分野游爱好者下水游玩
2025年4月21日
广东两孩童河边玩耍时不幸溺亡
据悉,当天是周末
孩子在河边玩耍时溺水
路人看到时以为孩子在游泳
因此没有下水救人
2024年10月30日
广西崇左扶绥县一处禁止潜水的地点
一名女游客潜水时溺水
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
事发地属于未开发的水源地
附近也有禁止游泳、潜水的提示
危险!远离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溺水事故大多发生在野外水域
包括江河、水库、水塘、溪流、水潭等
其危险程度往往超出想象
1
水况复杂
野泳、野潜时,游泳者
可能遭遇暗流、漩涡、水草等
容易发生意外
2
水质不稳
野外水域的水未经消毒
水质差,细菌多
一旦与皮肤伤口接触
易造成病毒、寄生虫入侵
3
水温不定
夏日气温高
水面与水下温度差距大
极易造成抽筋
进而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
4
人员稀少
野泳场所通常人员稀少
一旦发生意外
很难第一时间求救或被救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溺水者在水中会大声呼喊?误解!
我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
溺水者掉进水里后
会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
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记住这6个要点,鉴别是否溺水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人可能头前倾。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眼神涣散,呼叫无反应。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溺水了,如何自救
尽量保持冷静,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防止下沉。
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
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办?
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
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
再托起他的身体
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