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34:00    

河北丰宁千松坝林场植绿超百万亩,筑牢京津生态屏障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阳春时节,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千松坝林场,草木初发,为连绵的群山和广袤的原野添上一抹绿意。

林间小路蜿蜒起伏,一条河潺潺流过山谷,河道宽十数米。

“这条河叫什么名字?”记者问了周边好几名村民,没有人知道。“河道近些年才有水,过去是沙土、石头。”一名村民说。

查手机地图发现,这条河竟是潮河上游支流,最终流向北京。与塞罕坝一样,千松坝位于北京、天津与浑善达克沙地之间。上世纪,因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原因,这里的土地一度沙化严重。

为了治理沙化,1999年,河北在张家口、承德两地启动“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建设工程,千松坝林场就是其中之一。

20多年来,千松坝林场累计实施工程造林超过116万亩,治理荒漠化、沙化面积近150万亩。百万亩林海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构筑起京津北部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股份制造林模式,实行共造、共管、共营

“上世纪90年代,沙尘从春刮到冬。”丰宁小坝子乡富二营村村民孙建宁说。

1999年秋天,一支由13个人组成的先遣队来到丰宁大滩镇,打响千松坝造林的“首场战役”。

“山里坡陡,过去造林全程靠人扛马拉。随着道路交通完善,如今我们用拖拉机、卡车沿着山路将树苗运到山坡脚下,省了不少事。特别是近年来,还用上了无人机,可以吊着树苗送到坑旁。”千松坝林场生产科科长陶世杰说。

然而,真正的困难,是千松坝林场没有自己所属的地块用于造林。

“千松坝的生态治理区与人类居住区‘犬牙交错’,项目区的荒山荒坡都是各乡村集体用地,或是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千松坝林场场长何树臣说。

当地自然条件较差,百姓以畜牧业为生。而千松坝林场造林,要把一部分集体或个人承包的荒地荒坡空出来,不再放牧养殖,一些村民、牧民反对:“项目区内禁牧,我们的收入岂不是要下降?”

何树臣回忆,当时市县有关部门和乡镇帮助林场协调地块,与林场职工一道,给项目区所在地的群众做工作,分析利害关系:一方面,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牛羊“挂不住膘”,羊不肥、牛不壮;另一方面,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树长起来了、草场多了,将来还能发展旅游业。

老百姓还有担忧:植树成林要好多年,种不活怎么办?“林场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带动村民参与造林、护林、营林,村民参与种树可以挣钱,后期管护工作交给当地,林木长成后收益按比例分成……大家逐渐开始支持造林。”何树臣介绍。

千松坝林场逐渐形成股份制造林模式,即农民、村集体、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出地,千松坝林场通过争取项目与其合作造林,双方实行共造、共管、共营。收益双方按比例分配,千松坝林场占20%左右股份,国有林场和国有牧场、村集体、农民占80%左右股份。

通过这种模式,20多年来,千松坝林场在滦河、潮河源头所在的丰宁坝上和接坝地区,逐步绿化了9个乡镇约4000平方公里范围,共完成工程造林116.09万亩。

建立联保责任体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小坝子乡沙坨子村村民于喜家门前有两座山,过去一直是荒山,阻挡了外出通道,还带来很多烦恼,“晴天飞沙走石,雨天水土流失,成了一道道水沟。”于喜说。

2013年,千松坝林场开始对沙坨子村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于喜和妻子多了份新营生——种树。“我和老伴每人每天赚150元,就在我家门前和周边大山上种油松、杏树,荒坡一点点变绿,收入也多了。”于喜说。

除了种树,于喜还有新任务:管护4000多亩造林地块。“林子成活后,后续管护工作交给所在地乡镇和群众,林场做好技术指导。”何树臣说。

这几年,于喜一有空便骑着摩托车,沿着山路一道梁一道梁地巡护。“看到哪里围栏坏了,就通知林场维修,遇到有人穿过围栏放牛放羊,就阻拦。”于喜说,每年防火期,他都驻守进山路上的检查站,“森林管护和防火工作,每年能稳定收入1.6万元。”

林场实行护林员、林长、执法队长、分场长四级联保责任体制,严格控制项目区内开山取土取石、毁林垦荒、非法放牧等行为;建起林场、乡镇、村、森林公安四级护林防火执法联动体系,强化全员、全区域、全天候的护林、防火、执法管护机制。

如今,沙坨子村当年栽种的树苗初长成林。“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何树臣说,林场植树造林以来,项目区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近150万亩。

立足当地绿色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驱车穿越千松坝国家森林公园山间小路,目之所及,云杉、白桦、落叶松、山杨等林木挺拔、错落有致。

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在小北沟村,山坡上矗立着一家帐篷酒店。酒店房间就是一座座可移动帐篷,巧妙融入林海、草原、湖泊的自然景致之中。

“躺在大草原的山坡上,仰望云卷云舒,眺望远处林海,好不惬意。”北京游客李雪莹说。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对山坡进行大规模硬化或建设基础设施,仅铺设了一条石子路。帐篷设备可拆卸、可移动,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保持了自然景观的原汁原味。”酒店负责人周航介绍。帐篷酒店每年不仅能为村集体和当地百姓带来租金收入,还带动近40人就业。

“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原始次生林、人工林以及草原风光。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我们既保护了环境,又带动了地方发展。”小北沟村党支部书记于存永说,10年来,小北沟村酒店、民宿、农家乐从4家发展到48家,每年接待客人超10万人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千松坝林场立足绿色优势,在造林项目区外适度促进森林周边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森林经营。目前,林场造林项目为农民直接增收累计2.1亿元。同时,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加快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区周边新建规模度假区5处,扶持旅游专业村10个。

相关文章

长榆高速SG02标段1#梁场首片预制梁成功浇筑

4月10日,中建股份长榆高速SG02标段1#梁场首片预制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桥梁预制的新阶段。自3月3日梁场筹备工作启动,项目建设团队便迅速进入攻坚状态。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团队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混凝土浇筑速度、振捣密实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技术人员全程旁站指导,确保钢筋绑扎精
2025-04-12 17:55:00

赣州老城区姚衙前48号、49号正在修缮中!

  网友在问政赣州平台上反映:姚衙前52号周边何时拆除危险建筑  官方回复:经我司工作人员核实,姚衙前52号房屋位于章贡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内,房屋东侧为凤凰台7号、8号;西侧为姚衙前48号、49号、51号、54号、55号;南侧为凤凰台1号、2号、3号;北侧为姚衙前56号、57号;其中姚衙前48号、
2025-04-12 10:39:00

楚雄州首个九价HPV疫苗惠民政策“打二免一”在武定!

【来源:武定发布】好消息~楚雄州首个九价HPV疫苗惠民政策“打二免一”就 在 武 定!宫颈癌是唯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癌症。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减轻女性疾病负担。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减少HPV感染,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第一道防线。武定县进口九价HPV疫苗“打二免一”惠民项目即将开启!1疫苗种类
2025-04-11 18:39:00

青岛一季度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超九成

青岛一季度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超九成其中55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56个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今年以来,青岛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用好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等机制,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今年一季度,青岛1068个重点建设类项目已开工在建965个,开工在建率达90.4%。其
2025-04-11 06:55:00

奥运会乒乓球金牌增至6枚,男女双打将重回奥运会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乒乓球混合团体项目,同时男、女双打将取代男、女团体,重新成为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届时,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将设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以及混合团体项目,共产生6枚金牌。乒乓球混合团体项目于2023
2025-04-10 07:12:00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河北丰宁千松坝林场植绿超百万亩,筑牢京津生态屏障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核心阅读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阳春时节,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
2025-04-09 18:3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