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像水流,堵不如疏。当我们把工作压力发泄到家人身上,孩子可能又会将委屈传递给宠物,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4月8日,济南高新区鸡山小学邀请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夏文宇到校,为前来参加校园开放月活动的家长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家庭教育指导课。作为济南高新区“家校共育促成长”校园开放月的重要活动,这场活动,让不少家长在笔记本上记满“情绪管理金句”。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家庭教育面临新挑战。高新区鸡山小学以校园开放月活动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三引导”精神,积极落实家校社共育,让学生真实受益。本次活动,鸡山小学特别邀请心理咨询师夏文宇,针对学生家长特点,量身定制“做孩子的情绪教练”专题课程。
夏文宇率先运用“踢猫效应”的心理学模型,结合真实咨询案例,揭示了家庭情绪传导链的形成机制。“当父亲因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回家指责母亲做饭太咸,母亲转而训斥孩子作业潦草,孩子最终踢打宠物猫——这种负面情绪的连锁反应,在30%的家庭咨询案例中都出现过。”她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演示相关心理学实用技巧,指导家长建立良性的情绪疏导机制。

活动现场,一位学生家长主动分享亲身经历,她说:“上次因为孩子数学考砸了,我连着三天没跟他说话。今天才明白这种冷暴力比打骂伤害更大。”夏文宇当即带领全体家长进行“一分钟冷静练习”,强调“肢体语言比说教更能传递安全感”。不少家长在实践环节湿润了眼眶,不少父母当场约定设立“家庭情绪日志”。
该校校长卢化新说:“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家长会模式,而是需要专业力量介入的系统工程。”本次开放月创新采用“心理专家驻校指导+家长成长工作坊”三位一体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永远在岗的教师。”夏文宇说,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不少的个案存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因素。高新区通过校园开放月搭建专业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这种创新实践对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具有示范意义。

活动尾声,部分家长围着夏文宇咨询具体问题,有的家长用手机记录下课件中的“知识点”,有的认真抄写推荐书单。窗外,孩子们在新建的心理健康主题花园里观察“情绪气象站”,用不同颜色的花朵标注心情指数——这场关于心灵成长的变革,正在校园与家庭的土壤中悄然生根。
记者:李鹏 摄影:李鹏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