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村小也能出“学霸”!乡村六老师和他们的“袖珍”学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8:09:00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少,全校只有6位老师和2名学生。生源最多时候,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和十多位教师,教学质量更是远近闻名,曾经被评为“温馨村小”。今年,学校里只有2名学生在读。6位任教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这所学校,就是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

“袖珍”学校开学第一天

豪华顶配教师阵容上岗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举行了升旗仪式。学校的全部师生参加了升旗。与一般小学不同的是,长春岭村小学只有2名学生和6名教师,是一所“袖珍”的学校——乡村教学点。

在空旷的教室里,一场堪称“豪华顶配”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了。

一天之中,6位老师要给这两个孩子上12堂课。而面对“六对一”的“热情攻势”,孩子们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瞪圆眼,就是不能溜号。

国家规定一个小学生要上14门课,所以对于这6位老师来说,他们要完成14门课的教学工作,其实并不轻松,每位老师都承担着两个教学科目。

每天午休的时间,是长春岭村小学最热闹的时刻,师生之间亲如一家的温情,是两名学生最开心的时光。

村小老师也能教出“学霸”

对这两个孩子而言,老师们是师长,是玩伴,有时还是饭桌上的亲人。当知识用乡音传递,空旷的教室里也有了一些温馨和欢乐。现在6位在岗的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年少时,他们曾是坐在教室里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又回到这里,成为讲台上的点灯人,这根接力棒,一传就是几十年。

长春岭村小学的校长赵永和王艳秋老师是一对夫妻。12年前,因为孩子考上县城的初中,王老师一家搬到县城居住。

他俩都是长春岭村本村人,中师毕业后,两人一起回到长春岭村小学工作。转眼间,两人在长春岭小学工作了27年。

县城距离长春岭村小学有二十多公里,路况并不好,每天他俩都得开车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学校。赵校长的桌子里的老照片,记录着学校的历史。

由于办学质量有口皆碑,长春岭村小学曾被教育部门评为“温馨村小”。村里的几代人都在这里读过书,其中也包含现在任职的4位老师。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王艳秋:我那时候就想还得是上学,必须好好学习,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我也希望我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孩子也能走出去看一看。

如今,即便学校里只有两位学生,老师们依然以全部的热忱对待工作。上个学期期末考试,三年级的娄浩宇在整个乡里100多个孩子中,成绩排到了第三名,为长春岭村小学争了光。

而五年级的高国家虽然成绩没有娄浩宇那么好,但是他也非常要强肯学。

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并没有换来学生的抵触情绪,相反这两个学生对老师们的评价都很高。

用爱点亮希望

根植乡土守望未来

在这个师生比例悬殊的村小课堂上,藏着最动人的师生情。长春岭村位于山岭之上,每天为了学校里的这两位学生,6位老师都要一路奔波赶来这里。有人说,这两个学生不能去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吗?那里的学生更多,教学设施也更好。

记者了解到,长春岭村是距离大房身镇中心最偏远的村庄,距离镇中心小学有十五公里左右,沿途道路崎岖,即便开车也要穿过多个村屯,再经过一段省道才能到达。如果孩子徒步上学,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目前在读的这两位学生的家里都有实际困难,考虑到这些情况,教育部门保留了这个教学点。

娄浩宇的爸爸两年前经历了一次车祸,现在没办法干重活,而娄浩宇的妈妈有小儿麻痹症,也不能干重活,娄浩宇还有三个在读书的姐姐,个个成绩优异。这一家属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政策重点帮扶的家庭。

在爸爸的农用小三轮上,娄浩宇要颠簸半个小时才能赶到学校。

长春岭村小学的另一名学生高国家是留守儿童,他的生活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身体不好,实在没有能力每天接送孙子到镇上上学。

2024年7月的一场暴雨,校园积水严重,而学生们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座桥。为了保障两个孩子的安全,老师们冒着大雨护送这两个孩子回家。

这几天,娄浩宇的爸爸突发脑梗住院,病情危重,他妈妈在医院陪护,他每天由姑姑临时接送。

娄浩宇的爸爸还要面临着漫长的康复,而他的母亲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好,无法接送他上下学。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王艳秋:我觉得保留乡村教学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有没有都可以,但是对于极特殊的孩子,接受教育距离远了,它就是个问题。

在长春岭村小学的6位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学生少了之后,老师们本有机会调走,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坚守在这里。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时德锋:我在这块已经可以说是工作了得大半辈子了,现在我们就是尽量把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宋桂平:我会把我所学的知识,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站好我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用心用情尽本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据记者了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德惠市村级教学点生源逐渐减少。当地教育部门为“保障义务教育全覆盖”,制定了过渡期动态调整的管理策略。去年,长春岭村小学有三个孩子升入初中,有老师被调去支援镇中心小学。这个办法既解决当下小规模学校的困境,又为未来乡村教育预留调整的空间。

时代奔涌向前,乡村的面貌在变,教育的形态在变,但乡村教师的身影始终不变。他们就像山间的老树,根系泥土,默默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嫩芽。我们看到他们或许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有一笔一画写满黑板的认真,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有暴雨天一定要护送孩子回家的传承。用心用力用情尽好本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六位乡村老师保持的初心,也是他们坚守的本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村小也能出“学霸”!乡村六老师和他们的“袖珍”学校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少,全校只有6位老师和2名学生。生源最多时候,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和十多位教师,教学质量更是远近闻名,曾经被评为“温馨村小”。今年,学校里只有2名学生在读。6位任教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这所学校,就是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
2025-04-12 08:09:00

120岁了!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成都七中

爱爬树的“费头子”后来成了院士、这个校长“斗胆”给学生多加了1分、再回校时已是一张烈士证明书……几个小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成都七中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在四川,成都七中是名校的代表,江湖上流传着太多关于这所学校的“传说”。4月12日,这所学校即将迎来120岁生日!回顾成都七中的校史,从墨池书院的书卷悠长
2025-04-11 21:21:00

4月17日开始报名!2025年禅城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出炉

10日晚,禅城教育部门发布2025年禅城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2025年4月17日—4月21日开启网上报名。记者了解到,今年禅城4个镇街共17所民办学校将开放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招生信息发布平台(一)禅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2025年禅城区小学新生入学专栏、
2025-04-11 11:03:00

闪电心灵愈站丨表扬孩子,你做对了吗?

在家庭教育中,夸奖作为一种积极的反馈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夸奖并非简单的“你真棒”式的表扬,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地夸孩子?配图与本文无关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第一,注重“时效性”首先要把握“时效性”,当孩子做对某件事情或取得好成绩
2025-04-10 18:45:00

​3天举办两次“葬礼”!为了儿子的小鸭鸭,浙江妈妈很抓狂

升学宝过去这个清明小长假,因为三只小鸭鸭,浙江妈妈颜女士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鸭鸭超可爱,儿子带着它们长途跋涉外出旅行;但鸭鸭也很脆弱,不到几天,一只只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眼看小玩伴没了气,儿子小小的心灵无法接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鸭鸭的尸体刨坑埋了倒简单,但“鸭属”的安抚工作好难做。“三天办了两
2025-04-10 17:33:00

襄阳高新一中家长开放日深化家校共育 共促学生成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雅敏)为进一步增强家校沟通,凝聚家校共育的力量,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4月9日上午,襄阳高新一中举行了“家校携手共育美好”家长开放日活动。参观校园党建园。通讯员供图活动当天在解说员的引领下,家长们先后参观了学校的樱花大道,图书室、寝室、食堂等地。在学校国画社团和书法
2025-04-10 17:2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