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绿水青山入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09:00    

春日暖阳,美景无处不在。青城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好友沐浴阳光、散步聊天;小黑河景观带上,骑行爱好者们正沿着河岸骑行,欣赏着碧波荡漾、野鸭畅游的宜人景色……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如今,绿色已成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首府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近年来,呼和浩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坚定的信心决心和一个个亮眼成绩,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碧水蓝天间。

污染防治,让“绿色答卷”有为有招

“蓝天碧水,风清气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广大群众及游客对呼和浩特生态环境的赞美……蓝天白云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这是呼和浩特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出的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绿色答卷”。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2024年,呼和浩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积极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修订完成《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功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完成主城区31台燃煤供热锅炉清洁化替代,完成燃煤散烧治理4.94万户。主城区热电联产供热面积达到1.57亿平方米。“温暖工程”圆满收官,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一次管网209公里,城市供热“О”型环网全面成型。全年优良天数合计312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天数比率85.2%。大气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实现“四降一平一升”。《大气中国2024: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发布空气质量管理能力,呼和浩特综合得分位列第一。

——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功入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完成呼和浩特至托清工业园区再生水长输管线工程、辛辛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99%。辛辛板污水处理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全市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市16座“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化水厂全部移交国有供水企业专业化管理,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严格保护土壤环境安全,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成功获批煤基固废协同生态修复治理试点,启动实施粉煤灰填埋侵蚀沟、历史遗留砂坑和土地复垦项目13个。完成2座已有建筑垃圾场处置能力提升和3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6座装修垃圾分拣中心建设任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80个城市评估中排名第10位。实施农作物病虫鼠害绿色防控340万亩,统防统控面积321万亩,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同比下降2.48%和1.72%。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5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8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市建设用地、农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

生态保护修复,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春回大地,候鸟归。近日,和林格尔县宝贝河文化生态公园迎来了大批迁徙候鸟。成群的赤麻鸭在水中觅食、撒欢,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候鸟的归来,不仅丰富了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更是呼和浩特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见证。2024年,呼和浩特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提前6年完成“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提前2年超额完成57万亩防沙治沙任务。建成林草湿碳储量基础数据库,全市林草湿碳资源储量7100.4万吨。建成草种繁育基地8789亩。先后创建森林城市1个、森林乡镇4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35个。完成6处市级重要湿地、60处湿地保护小区和6处小微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森林面积406.8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78%;草地面积831.89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46.15%;湿地面积57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35.2%。

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刺萼龙葵防除试验区、外来入侵病虫番茄潜叶蛾常态化监测区和哈素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28座尾矿库闭库销号和1544公顷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56个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图斑详细调查项目纳入中央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265个,清淤疏浚44.73公里,纠治18处38.56亩黄河滩区违规种植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居全区沿黄盟市首位;完成90条河湖健康评价;拆除自建灌溉堤坝,打通断流堵点,日均来水量达5万吨,实现大黑河全域贯通。

狠抓执法监测,让监管有质有效

生态环境是一根线,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福祉,一头连着社会和谐文明,一旦生态被破坏,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做好生态环境安全执法,全力守好环保安全底线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呼和浩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550家企业进行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了住建和生态领域环境违法专项行动、低效失效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排查整治等五个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对全市65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进行排查,严厉打击第三方服务机构造假环境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地下水超采问题,共封闭自备井和电井2108眼。共启动办结14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赔偿义务人均采用多元化替代修复履行赔偿责任,结案率为100%。

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呼和浩特积极打造覆盖全市低空无人机巡查系统,该监管平台可实现每周一频次卫星影像、每天固定频次的蜂群无人机动态影像、重点地区固定高清探头实时影像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控体系,及时发现非法采砂、非法转运垃圾、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如今的呼和浩特,处处描绘着树木葱茏,鸟鸣婉转,青山碧水蓝天入画卷的美景。



丨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沙沙)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

相关文章

【绿满渭源】渭源:植绿添新景 共绘生态图

人间四月,正是植树添绿好时节。连日来,渭源县积极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美丽生态渭源。4月8日,渭源县四大班子领导率先来到城区面山绿化义务植树点,与县直单位干部职工、企业代表、社区居民、志愿者等2500多人植树110亩,共栽植山杏、
2025-04-21 09:20:00

呼和浩特:绿水青山入画卷

春日暖阳,美景无处不在。青城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好友沐浴阳光、散步聊天;小黑河景观带上,骑行爱好者们正沿着河岸骑行,欣赏着碧波荡漾、野鸭畅游的宜人景色……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如今,绿色已成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首府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
2025-04-21 08:09:00

武夷山燕子窠:岩石飞鸟孵出一座茶山

在武夷山星村镇西南,崖壁的巨岩如振翅巨鸟凌空欲飞——这不是神话场景,是燕子窠用亿万年书写的生态史诗。山脉如天然屏风延展,茶田沿岩层褶皱攀援而上,在陡坡上编织出翡翠色等高线。没有传统农耕的土壤,茶树根系却穿透裂隙,与石缝间的野花、崖壁垂落的藤蔓共构立体生态。徒步崖顶栈道,指尖抚过风蚀岩层的蜂窝状孔洞,
2025-04-20 10:07:00

青山守望者:冯再华的六年护林路

清晨五点,天色未亮,卫城镇凤凰村下摆多组的山路上已响起脚步声。冯再华背着褪色的帆布挎包,握着手电筒,开始了一天的巡山。这片580亩的山林,是他六年如一日的"责任田"。命运的重击与山的馈赠2004年,28岁的冯再华不幸感染了乙肝,但因当时无固定工作及经济收入,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2019年春天,当医
2025-04-19 14:47:00

从江西起航 冠英科技集团以AI为翼开启制造业科创新征程

在全球产业智能化创新发展浪潮中,冠英科技集团正以"AI赋能制造业"的创新范式擘画制造业未来蓝图。这家源自江西革命老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构建起横跨10个省份、链接2000+企业的产业数字化生态网络,其技术解决方案正驱动着万亿级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在2024年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颁奖典礼上
2025-04-19 10:15:00

强降温又续上了!降幅可达16℃,还有大风沙尘、霜冻……

受冷空气影响,4月20日—4月21日全省大部气温自西向东下降6—8℃。大风沙尘是常客,同时伴随降水降温,春夏交替,气温起伏,天气忽冷忽热,还是需要我们根据天气变化掌握穿衣节奏,避免换季感冒。全省天气预报4月19日,全省各地晴或多云,其中酒泉市有4-5级偏东风,局部地方有沙尘。4月19日20时—4月2
2025-04-19 09:3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