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强 齐春菊 通讯员 卞学良 淄博报道
“笔式注射器用密封垫片亟需国产化”“山区调整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结构面临困境”……一条条带着“泥土味”的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从淄博市沂源县的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汇聚到政协平台,最终化作党政决策的“金钥匙”。
“我们将始终坚持把社情民意信息摆在政协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政协履职的有效形式和汇集民智、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特邀信息员力量,全方位听民声、传民意,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诠释‘小信息’如何撬动‘大民生’。”谈及沂源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时分管负责人说。
建强机制 培育“多元化”信息队伍
沂源县政协始终坚持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县政协主席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建立主席联系督导机制,明确“一把手”负总责,一名分管副主席专职负责。充实信息专班工作力量,党组会议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形成“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信息专班攻坚”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信息工作“十项机制”,实现信息撰写、队伍管理、激励等信息工作全流程制度化。拓宽收集渠道,在积极发挥政协委员主体力量基础上,放开视野选人才,形成一支“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骨干信息员”的多元化信息队伍网络。
丈量民情 让信息带着“露珠”进决策
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班始终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工作导向,引导委员和信息员深接地气,用脚步“丈量民情”,真调研、深思考、勤动笔,树立信息精品意识,努力在深挖信息选题上下功夫。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以科研的精神,有韧性、有定力,加强与信息撰写人员对接,不断提高信息质量。通过集体培训、交流座谈、专题辅导等方式深学细研,把学习培训贯穿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过程,强化理论武装,信息员及时“加油充电”。实施信息走访收集制度,每月专班人员围绕科技创新等选题到企业实地调研。深入重点委员和信息员单位面对面交流,围绕政策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和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寻找信息线索,反映群众所思所盼。引导委员和信息员自主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将一线诉求建议交流出来、捕捉出来,让信息“带着露珠、散发泥土味”。
质效双升 推动信息及时转化“实践”成果
始终秉持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中之重原则,将社情民意信息与政协履职融会贯通,实行“每周研究选题点、每月专题调度”工作制度,抓细抓实信息工作各环节,确保信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实现与党政决策需求精准对接。一年来,围绕“卡脖子”技术、民生实事等选题,收集报送一大批带着乡土气息、民生温度、科技含量的优质信息,及时进入党政决策视野,实现从“纸上”到“地上”的蜕变,为服务党政科学决策、推动政策落地贡献了政协智慧力量。
反映社情民意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要把群众的“心头事”变成党委政府的“案头卷”。如今,在沂源这片红色热土上,一条条沾着露水、冒着热气的社情民意信息,正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政”能量。未来,沂源县政协将继续深耕民意“富矿”,让政协协商民主的“沂源故事”更加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