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婚姻冲突……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若处理不当,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化解矛盾纠纷,让法治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分局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创新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多元调解模式,将法治思维融入矛盾化解前端,从“法、理、情”角度化解群众心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单兵作战”到“警律协作”
“过去派出所调解矛盾纠纷,民警往往是‘单兵作战’,遇到‘疑难杂症’有时会束手无策,专业法律方面的问题还得咨询律师,效率不高。”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所长宋涛坦言。
转变始于2020年5月,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尝试引入律师资源,与遵义市律师协会签订“警律协作”协议,从当时全市177家律所、2200余名律师中挑选出24名公益律师,每周二、四下午轮流到派出所参与调解工作,为百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贵州崇尚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涵是第一批加入公益律师队伍的成员之一。3月27日,记者来到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采访时,他正在调解室里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法律专业知识。
“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派出所民警打交道最多的是群众,而做律师工作同样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两年,吕涵坚持每月至少驻所一次,在参与派出所法律服务调解工作的同时,还为老百姓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刚开始我觉得是一种被动需要,这个矛盾纠纷需要我参与调解,而现在更多的是一种主动服务,大多时候我在这里是为老百姓提供专业法律知识的解答和帮助。”如今,吕涵也收获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辖区的学校、企业、社区有需要,他都会义务开展防止校园伤害、普法宣传等讲座。2024年,吕涵做了近10场公益讲座。
“这些公益律师每周二、四下午的2点至5点,都会准时出现在派出所,他们不仅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帮助,还弥补了派出所民警在专业法律领域的知识不足,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教导员袁红说道。

2024年1月,值班民警任义接到群众杨女士求助称,她和涂先生是青梅竹马,各自离婚后在一起,但未领证,后因感情不和要分手,涂先生要求她赔偿“青春损失费”。
调解室里,在派出所民警、驻所律师的法律普及和调解下,最终杨女士同意补偿涂先生一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分管调解工作的综合室主任韦毅说:“很多矛盾纠纷刚发生时,当事人的情绪都很激动。我们在调解时要尽心尽力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从矛盾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样调解成功率就会高一些。”
“多所联动”让调解更高效
很快,司法所也加入进来,形成“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多元调解模式。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司法所负责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派出所则发挥基层治理的主责作用。三方各司其职,让矛盾纠纷化解更加高效。
从事了18年司法工作的红花岗区司法局老城司法所所长王斌,在参与了众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后找到了经验:“调解工作既要讲法理,也要通人情。”
2024年7月,遵义老城一栋居民楼内三楼住户廖先生因主排污管道漏水问题,与楼上郑先生、李先生争执不下。廖先生一气之下割断管道,导致楼上两户人家无法正常用水。矛盾激化后,社区民警没有简单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将三方请进派出所调解室。
“当时三方情绪都很激动。律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入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让当事人明白解决问题必须依法依规。”王斌认为,自己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更多要扮演的是一名“和事佬”的角色。

王斌从邻里关系出发,劝说三位住户要心平气和地沟通商量。“我们现场计算了维修成本,提出了三种分摊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利弊,最终三方同意按照一定比例分摊方式。”
居民郑先生很是满意最终的结果。他说:“在调解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派出所民警、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人都耐心地倾听我们的诉求,这样的调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只是民警调解,可能暂时能平息争执。”宋涛告诉记者,有了律师和司法所的参与,调解结果更合法、更公平,当事人也更容易接受。
如今在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负责的辖区内,复杂的矛盾纠纷都会采取“多所联动”的调解模式。派出所负责现场处置和治安调解,司法所提供人民调解等,律师事务所则从法律层面厘清权责。“三方协作”,既确保调解的权威性,又增强法律专业性,让矛盾化解更高效、彻底。
预防走在调解前
“多所联动”的调解模式只针对事后调解,为了保证辖区的社会安全稳定,还得强调源头预防,把预防走在调解前。
为确保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与妥善处置,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采取多项措施,一方面结合日常接处警工作,通过“红城义警”队伍、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另一方面同步建立重复警情追踪、网络舆情监测双轨机制,对可能出现重大隐患的当事人进行重点关注,常态化跟进了解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线上线下同频发力,确保矛盾纠纷的全方位掌握与高效处置。

在机制保障方面,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下足功夫,坚持开展每日情报会商制度,构建起“红橙黄绿”四色分级预警机制,对涉及婚恋、家庭纠纷等警情进行分级定色、包案协调、专人负责。同时,严格执行警情推送联动机制,将婚恋、家庭纠纷等全量推送至街道综治中心、户籍地及居住地派出所共同化解。全面落实风险纠纷跟踪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纠纷处理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反弹。
自开展“多所联动”调解模式以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共受理复杂矛盾纠纷近百余起。调解室的外墙上,悬挂的群众送来的一幅幅锦旗,正是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为民服务的最好见证。
“维护基层社会的安全稳定不能只靠硬手段,更要学会软化解”。宋涛表示,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引下,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将继续运用好“多所联动”模式,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的公平与温度。
记者:李燕
编辑: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