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过敏性鼻炎药物这么多,为何还是治不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1:19:00    

“一开始是鼻子痒,后来一揉就出血,附近有变态反应科的大医院基本上都挂不上号了。”“每到晚上水泥封鼻,挂了一周才抢到一个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门诊的号。”……又到过敏季,多位过敏性鼻炎患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每年过敏季都要到医院过敏门诊人挤人,非常烦恼。

3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彭晓林在看诊患者。受访者供图

“现在我的门诊中超过半数都是过敏性鼻炎患者。”3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彭晓林主任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年来,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可能与地区植被分布(如北京春季的树木花粉、秋季的艾蒿花粉)及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据《中国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研究(2023)》覆盖全国31省市的抽样调查结果估算,我国患者总数超2.8亿。

“目前过敏性鼻炎尚无彻底治愈的治疗方式。”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解释,过敏性鼻炎本质上是过敏原诱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结果。“患者过敏的直接原因是体内存在特异性IgE抗体,患者是否对过敏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是由基因决定的,现有的治疗手段无法改变成年人基因结构,故而尚不可能彻底治愈过敏。

上述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的主流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口服抗组胺药、鼻喷激素等传统药物仍是缓解症状的“主力”,若鼻塞严重或伴有轻度哮喘,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可协同控制病情。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正在为过敏性患者进行义诊。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以抗IgE的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也逐渐进入临床。”王良录指出,“这类药物通过与IgE结合,阻断IgE介导的免疫应答,可以从过敏反应的上游‘掐断’进程,每月注射一次即可维持疗效,患者用药依从性会更高。不过,目前因为价格昂贵且未纳入医保,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据记者梳理,目前我国获批的可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生物制剂仅有司普奇拜单抗,该药由国内生物药企康诺亚研发,目前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此外,部分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诺华研发)对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但在我国尚未获批该适应症,仅可用于中至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

随着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的增加,包括天辰生物、麦济医药、正大天晴、重庆智翔金泰在内的国内生物药企纷纷选择躬身入局。其中,天辰生物研发的新一代抗IgE抗体LP-003、麦济医药的长效IL-4Rα均已处于临床Ⅲ期阶段,有望给过敏鼻炎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

“未来联合疗法(免疫治疗+生物制剂)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能够有更好的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副作用。”王良录介绍,目前协和医院团队正在初步探索通过脱敏治疗与单抗(如奥马珠单抗)联用应用,以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不良反应。但尚未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虽尚无根治过敏性鼻炎的特效药,但是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治疗过敏性疾病也需长期管理和患者配合。”彭晓林建议,患者在花粉季佩戴口罩、护目镜,外出后及时清洁衣物及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并减少接触。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0-25℃,定期除螨,避免宠物毛发等过敏原。患者应关注官方花粉监测数据,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相关文章

最新报告:中国帕金森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患者超500万

今天(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编撰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发布。中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患者已超过500万。帕金森病(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第二大常见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教授介绍,基于全球
2025-04-11 18:02:00

医疗服务提升年丨永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先心病介入封堵四类手术点亮生命希望

红网时刻新闻4月10日讯(通讯员 马冰宁 曹斌 陈海军)近日,永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 21 岁女性患者实施了微创介入封堵四类手术。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永州市中心医院在先心病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迈入国内先进行列,为区域
2025-04-10 19:31:00

新款适老化列车开启试运行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9日8时30分,“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从郑州站缓缓驶出,开往三门峡站,开启试运行。据介绍,“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是最新下线的适老化列车,列车设备设施全面升级。车厢连接处的门槛被平缓的斜坡取代,
2025-04-10 11:33:00

将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率从70%多降至7%以下(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记者 申智林吴金术在坐诊。本报记者 申智林摄吴金术在做手术。申 勇摄人物小传吴金术,1940年2月生,江西丰城人,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中国胆道外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获全国百佳优秀医生、全国省级医院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60余年,完成2万余台肝胆胰
2025-04-10 10:14:00

让养老助餐更便利

人民日报记者 窦皓中午11点半,浙江衢州江山市四都镇傅筑园村,共享食堂又热闹起来。走进食堂,宽敞明亮的大厅内,贴心设置了防滑地砖、无障碍坡道,方便残障老年人进出。透过窗口玻璃看到,后厨工作人员正在忙活。71岁的村民徐惠英,子女外出打工,长期独居,是食堂常客。徐惠英打完饭,朝摄像头“刷脸”便完成支付。
2025-04-10 08:34:00

以微创之刃“雕刻”人体“生命通道”

来源:大连日报“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这一当场喊话,瞬时让“体重管理”在网络平台刷屏,更多人则开始认真思考——当肥胖率持续走高、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体重管理已不再
2025-04-10 00:1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