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新审视AI时代教师的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7:10:00    

■ 至少在目前,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 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这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

AI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似乎有这种趋势。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

比如,石器时代工具的发明与火的使用,让人类的徒手劳动被取代,如用石斧砍伐树木、用骨针缝制衣物,显著减少了体力消耗;同时,通过打磨石器、制造工具,人类的空间认知水平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了工业革命时代,对蒸汽机原理的探索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标准化的生产要求精密设计与流程管理,极大促进了人类脑力的发展;而纺织机、蒸汽机取代手工劳作,工人得以从重复体力劳动转向机器操作,获得了体力的解放。到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拓展了人类的记忆与计算能力,全球知识共享打破了个体认知极限,人类智力发展再次飞跃,体力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解放。

如今,我们可以借助机器人完成高危作业(如深潜、焊接),用无人机配送替代人力运输。可以说,从石器到芯片,人类通过技术将脑力外化为工具、算法与系统,将体力外化为机械、能源与自动化。每一次革命既是对认知边界的突破,也是对身体束缚的松绑,最终实现“有限肉身”向“无限可能”的跃迁。

而AI出现之后,这种跃迁似乎已经逼近极限——不仅做饭、洗衣、驾驶等可以被机器人代劳,甚至人类的精神创造也可以被AI替代。比如,DeepSeek写的律诗、绝句和词,令许多当代人自愧不如;GPT-4可生成符合语法和情节结构的短篇小说,甚至硅基诗人(由AI或算法驱动的创作系统)曾入围日本一个文学奖的初审。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还在继续不断升级的AI将来还有什么不能做?试想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AI能够替人类做所有的事,人类是不是就进入了幸福的最佳境地?恰恰相反,到了那时,人类很可能进入了被“喂养”的时代——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更不需要劳作。然而,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忧。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劳动,并且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自觉劳动。试想,如果有一天,除了极少数操作AI技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不再被需要,从社会属性角度看,人类便退化成了一般动物。同时,当人类不再劳动,不需要为别人创造价值时,人本身的属性也就消失了。在AI迅速发展的今日,我愈发理解“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些话的含义。我们赞美劳动,赞美为他人付出,远不止歌颂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而是在认同人的价值和人存在的意义。

万幸的是,至少在目前,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具体到教育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教师的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教育变革的进程,学习数据分析、考勤与成绩管理等都可以交由AI来完成。然而,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比如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的创新与反思等。这些都是目前AI所欠缺的,也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

再说通俗些,如果我们将教育仅仅定义为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相关的记忆、刷题、实验、分析、推理……那么这一切都不必由教师来做,AI可以更快捷、更精确、更完美地实现。可是,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找不到方向,因为个子不高而自卑,因为思考人生和世界而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就算他能够将问题输入人工智能软件而得到文字答案,但心病依然难以消除。这时,他需要的是教师理解的眼神、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聊天、温馨的抚慰、真诚的建议、暖心的鼓励、热切的期待……这份温度显然是AI难以具备的。

情感对情感的唤醒、思想对思想的点燃、品格对品格的铸造、精神对精神的引领……这是教师在AI时代的价值,也是教师不可替代的原因。

突然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句话:“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愈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这种“依恋之情”正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它只能产生于人与人之间,而绝不可能发生于AI与人之间。

距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已经过去40多年了,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理解它。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5日 第02版

作者:李镇西

相关文章

重新审视AI时代教师的价值

■ 至少在目前,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这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AI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似乎有这种趋势。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比如,石
2025-04-25 07:10:00

商务部: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商务部:#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在今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注意到了外媒近期的一些报道。作为对外经贸关系的主管部门,我想强调的是,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2025-04-24 17:40:00

“老朋友”斑马鱼,将再上太空

空间失重环境会导致人类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心肌重塑,也会导致骨骼系统出现持续性骨丢失,增加骨折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的深空探索。为了更深层次研究空间失重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这一次携带了中国空间站的“老朋友”——斑马鱼再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据了解,随神舟二十号
2025-04-23 22:27:00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扣好“第一粒扣子”——我市组织年轻干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扣好“第一粒扣子”——我市组织年轻干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芳芳“我们学校以年轻教师居多,这种沉浸式的现场教学方式更直击人心。”崆峒区委党校机关党支部书记郑鹏说。4月17日,崆峒区委党校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前往东关街道办事处宝塔社区廉洁文化阵地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聆听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25-04-21 18:26:00

万亩茶海遇见星空!长沙金井茶园竟藏着一个"观星秘境"

采茶观星两不误!这座茶园天文台刷新你的春游体验。(图源:唐健辉)今年4月初,我和家人来到长沙县金井茶园踏青。刚走进茶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三棵树茶园",采茶人穿梭其间,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沿着蜿蜒的小路往上走,一座白色圆顶的天文观测台格外醒目,它巍然矗立在万亩茶海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座
2025-04-21 09:41:00

通讯|用车轮丈量广阔土地——比利时六旬骑行者开启“骑向上海”之旅

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19日电 通讯|用车轮丈量广阔土地——比利时六旬骑行者开启“骑向上海”之旅新华社记者潘革平 陈颖4月19日上午,布鲁塞尔五十年宫汽车博物馆前,一场温馨而隆重的欢送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比利时骑行爱好者克劳德·布鲁尔即将踏上“骑向上海”绿色远程骑行之旅。年逾六旬的布鲁尔身着骑行套装,精神
2025-04-20 15:5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